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四言聯格律

2020-03-30

潘國森

「對聯」與「聯句」有細微差別。

單句對聯要求上聯(出句)仄收(最後一字仄聲),下聯(對句)平收(最後一字平聲)。

聯句可以是長篇詩歌入面的兩句,如果押仄聲韻,也可以反過來出句平收、對句仄收。

我們先從四言聯句入手,每句後面列出各字平仄。《千字文》:「金生麗水(平平仄仄),玉出崑岡(仄仄平平)。」這是四言聯最嚴格的平仄要求:「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對仗方面,金對玉是礦物類,二者同類。生是「生產於」而出是「出產於」,二者同義。麗水對崑岡是地名對。

四言聯平仄可以放寬為「可平可仄,可仄可平」,當中的「可」是選用平聲或仄聲都可以,也就是平仄不限。再寬是「可可可仄,可可可平」,但是出句不可以四連仄(仄仄仄仄),對句也不可以四連平(平平平平)。

仍以《千字文》為例:「日月盈昃(仄仄平仄),辰宿列張(平仄仄平)。」日月辰宿都是天上的星體。月有盈虧,昃是日過午。列和張都有排列佈置的意義,我們在地上觀天,星辰看來是恒定不動。

還有句內先對,然後句間才對得上。如:「海鹹河淡(仄平平仄),鱗潛羽翔(平平仄平)。」海與鱗、鹹與潛、河和羽、淡和翔四組單字的詞性都對不上,這裡是海對河(地理類)、鹹對淡(事物性味)、鱗對羽(動物類)、潛對翔(動詞)。海鹹先對了河淡,鱗潛先對了羽翔,然後「海鹹河淡」才對得上「鱗潛羽翔」。鱗泛指有鱗片的動物,在這裡專指魚類,故能潛泳。古人的「動物分類學」不及現代動物學的精細,傳說中的動物龍和實有的穿山甲都有鱗片,與所有魚類都屬「鱗蟲」,龍則被視為「鱗蟲之長」。「羽」在此泛指有羽毛的鳥類,鳥類叫「羽蟲」,傳說中的鳳凰被視為「羽蟲之長」。《千字文》是重要的蒙學經典,研習起來可以有深淺不同的層次。讀者諸君如曾背熟《千字文》卻未有師長逐句詳解,就會錯過了許多內容。此所以學《千字文》應該用老辦法,讓小孩先背誦,內容詳解則宜待日後。筆者又來假公濟私一番,介紹各位一讀拙作《潘註千字文》(見圖),今回最新版有青年學者楊浩石博士逐字逐句的審訂。

《千字文》是長篇四言詩歌,當中有聯句押仄聲韻,如:「似蘭斯馨(仄平平平),如松之盛(平平平仄)。」似對如,同義。蘭對松,草木。斯對之,虛詞。馨對盛,形容詞。

此下再談「煉字」。因為有了平仄規範,詩人要說一件事,還要選同義詞來遷就。以香港(平仄)為例,若要平聲收,就改用「香江」(平平)。不想每次都一成不變,還可以說「爐峰」(平平)。香港島的太平山又名香爐峰,故常有用「爐峰」兩字代表香港。因為曾被英國殖民統治,香港與九龍之間的一片深水,叫作「維多利亞港」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所以還有「維港」(平仄)可用。

至於「中國」(平仄),則可以用中華(平平)、華夏(平仄)、九州(仄平)、神州(平平),甚至冷僻一點的赤縣(仄仄),因為「赤縣神州」是中國的古稱之一。

下回談五言句的平仄格律。 〈對聯入門〉之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