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研究團隊點睇】署方認證如Q嘜 高效率有驚喜

2020-04-23
■潘嘉陽(右)和麥騫譽(左)早前到機電署講解機器人的運作模式。 發展局圖片■潘嘉陽(右)和麥騫譽(左)早前到機電署講解機器人的運作模式。 發展局圖片

機電署特設的抗疫創科平台,短短3個星期已接獲217個申請方案,薛永睇{為,數字充分反映連繫創科業界抗疫的成效,又透露連行政長官聽取匯報時亦感驚喜。有研發移動測溫機器人的本地科研團隊指,自2月底聯絡機電署後,至3月10日已先後獲安排到懲教署、運輸署及康文署場地試用,過程中並獲各單位積極回饋有助持續改良。有內地團隊專研移動室內消毒機器人,認為此平台為創科抗疫項目提供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檢驗,對品牌及推廣大有幫助。

康文署「實戰」 不斷作改善

「體溫探測移動機器人」是機電署透過網上平台聯繫數碼港後,由一家本地科技公司研發出來的項目。項目負責人潘嘉陽表示,他與同事農曆年初一開始,以15天時間趕製了一座結合人工智能、能提供自動檢測體溫功能的移動機器人,以代替人手操作。

另一負責人麥騫譽指,該機器人使用紅外線熱成像及自行研發的人工智能,可有效追蹤額頭位置,避免因長期戴口罩太焗,或是喝過熱水而令身體發熱等情況而引起的誤鳴。

潘嘉陽指,機電署平台有助他們了解不同客戶需要,從而可對症下藥,完善機器人設計,「例如我們去到康文署,見到當中有老人家、小朋友和輪椅人士,啟發我們為機器人鏡頭加入伸高縮低功能,又例如面對大班人群容易發生頭疊頭情況,於是鏡頭還要識左右轉角度就位」,這些都是透過實戰而取得的改善心得。

麥騫譽續說,團隊自2月底聯繫機電署,3月2日往機電署大樓作「初審」,5日已獲安排到懲教署試驗,9日及10日分別到運輸署及康文署,認為效率之快令人驚喜。

另有來自上海的科技公司研發智能消毒機器人,早前率先獲機場採用作洗手間消毒,最近亦將會透過機電署平台推廣到更多政府部門或檢疫中心作試用。負責人楊思敏表示,產品最初專門為醫院隔離病房或手術室而造,經與署方溝通後發現有更多應用的可能性,其中針對應用於更大型場景,團隊亦有進一步加強產品的噴灑高度,增加消毒範圍和效能。他又認為署方認證對產品會有很大幫助,「就好似Q嘜一樣,對品牌肯定大有好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