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去國懷鄉而深入異文化

2020-05-02

■ 葉 輝

話說華人作家去國懷鄉,不再為他們所書寫的「離散」為主題,他們繼而轉向於深入「異文化」之中,從而體會與原鄉之文化差異,並不僅僅為作家帶來創作之靈感,促使作品留下超越衝突、實現以及和諧等等思考,嘗試傳達華人移民身份與所在國之文化互動而互生關係;他們秉承非母語的寫作傳統,繼而尋求中西視域之融合,跨越國家及種族生活經歷,從而導致華人作家視野得以拓展,而就在傳遞此份獨特生活經驗之時,多數作家都用中文書寫,與其他地區的華文文學有所不同。

歐洲華文文學素有非母語寫作的傳統,早就在清末期間,駐法外交官陳季同以法文所書寫之《中國人的自畫像》(Das Antlitz Chinas)、《黃衫客傳奇》(Le Roman de l'Homme Jaune)等等作品,專向法國人介紹中國人與文化。

在上世紀20年代,盛成留學法國,撰寫自傳體小說《我的母親》(Ma More),受到法國文壇巨匠瓦雷里(Paul Valery)、紀德(Andrm Gide)、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等人所一致讚賞。

華人作家秉承此一傳統,身處當代歐洲,他們的非母語作品更為精彩紛呈,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首推程抱一,就在2002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首位亞裔院士,以結構主義研究方法提煉中國思想精髓,從而稱為「中西文化的擺渡人」。他畢生所追求的中西文化融會貫通,從古中國哲學與文化底蘊以尋求現代文明的解決之道,在1999年撰寫法文小說《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榮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Prix Fmmina),中譯本為最具影響力的歐華文學作品,他以詩作見長,法文詩集《萬有之東》(A lurient de tout)則以詩意譜出跨文化的對話之歌。

定居法國的華人作家戴思傑擅長以法語寫作,他的代表作計有《巴爾扎克與小裁縫》(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狄的情結》(Le Complexe de Di)等等,後者獲費米娜文學獎。

現居巴黎的女作家山颯早年以中文創作,其後轉用法語寫作,她的作品《柳的四生》(Les quatre vies du saule)與《圍棋少女》(La joueuse de go)譯成多國文字;她有自覺的文化交流意識,試讓世界認識中國。

熊式一旅居英國,著作包括戲劇《王寶釧》(Lady Precious Stream)、《大學教授》(The Professor From Peking)以及小說《天橋》(The Bridge of Heaven)等等,獲英國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好評。

荷蘭女作家林湄自認身處「東西方的邊緣」,既不全屬東方亦不全屬西方,以自覺的邊緣視角以觀照中西文化異同,《天望》及《天外》不僅呈現華人移民在中西衝突所面臨的文化與生存困境,更凸顯出人類的存在困境,不乏對靈魂、人性問題的深入思考;《天外》問世就引起文學評論界重視,將傳統與現代聯繫,通過歐亞的互聯與比較,讀者看到人類共性缺陷,其小說難度不在於敘事策略,而視角俯視眾生,此書將學術、哲學及宗教等融入小說;她在1973年從上海移居香港,1989年移居歐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