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生活點滴:微光(上)

2020-05-02

■ 李昀陽

有個住在考文垂的朋友發微信給我:「學生公寓的所有工作人員全走了,把前台的快遞區、洗衣房和樓梯都關了。」目前為止,她拿快遞要打車10分鐘去中轉站,衣服全是手洗,在公寓內靠一部經常發生故障的電梯通行。那一片有三家同屬一公司的學生公寓,無一例外,都沒有人上班了。她問我:「玩過末日避難所沒?就那個感覺。」她與同住學生公寓的同學們發郵件、打電話、用各種社交軟件嘗試聯繫工作人員,均無果。

我一度為此惴惴不安,擔心我所住的公寓發生類似事情。在這種惶惶的情緒中,看到住學校宿舍的同學說,愛丁堡大學發了郵件通知:很多留學生因為疫情離開英國回家了,允許學生退宿,學校會把住宿費還給學生,以減少學生損失。

疫情剛剛蔓延的1月,看到有人千里送口罩,也看到口罩漫天要價的我自詡看盡人心善惡多變,但這時才切身體驗到,危難來臨時的多樣人性。

3月,因為疫情越來越嚴重,蘇格蘭的一家酒店突然解僱了大量酒店員工,員工裡不少外地人都無家可歸了。來自拉脫維亞的一名員工說,他完成當日工作後約30分鐘便被告知解僱了。一名西班牙員工說他現在最好的選擇是住在帳篷裡,直到食物用完為止。另一家酒店得知情況後,為這些被解僱的員工提供了宿舍,避免他們流落街頭。

在疫情面前的種種抉擇,像是將人間百態濃縮在短短幾周裡。

3月上旬,網絡有許多消息,其中一條特別引人注目:英國對待新冠病毒採取的措施是打算實現群體免疫,即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這個消息嚇壞了不少留學生,甚至有意大利學生表示無法待在這個國家,而選擇返回了目前歐洲疫情情況嚴重的意大利。陰影籠罩下,幾乎沒有人不心慌。

這種時候,我看到朋友圈中的一條信息:「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有考慮關閉門店,但是仍然有大量同學留在英國,我們會和大家共渡難關!」這是愛丁堡一位中國超市經營者的微信,她每天發的朋友圈內容都很輕鬆,大體是今天新到了什麼食物,再配上波浪線和可愛的表情圖案,鮮有其他表露心情的詞句。

3月19日,她連發兩條消息:「米到了!」「可以囤貨了!」20日,自熱火鍋到貨,老闆說:「這簡直是及時雨!」

3月21日,蘇格蘭地區確診了373例病例,中國超市的老闆做出決定:為確保顧客及員工的健康安全,學校附近的商店關閉,僅接受線上訂購。5個小時後,老闆又發消息到朋友圈:因為店家配送的人手不足,所以網站訂單每天有限額,很多學生買不到東西,為此有很多學生反饋,希望門店縮短營業時間,但也不要關閉,他們會重新考慮這個決定。她說:「考慮關門是因為每天有非常多不戴口罩的外國顧客,實在令人擔心。」又過去5個小時,老闆決定:周一到周六依舊每天營業7至8小時。這一消息,讓許多留學生安了心,卻又為她操起心。

此前,南安普頓發生了一些排華事件,一家中國超市的玻璃門被砸爛,貨物被搶劫。我擔心老闆不知道,發微信提醒她,她說:「是的。謝謝提醒。」顯然早已知曉。

之前英國政府說希望在夏天解決疫情,後來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衛報》又發報道說拿到衛生部文檔,預測疫情要持續到明年春天,首相約翰遜的發言又稱12周內有可能扭轉局面。不論哪個時間點,都表明這場災難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

因事發突然,很多人沒有充足的囤糧。加上學生多住在宿舍或學生公寓,冰箱及宿舍房間的空間都有限,有的學生也許能一次性存下一、兩個月的生活物資,有的學生只能不斷地補充物資。但無論是誰,面對不知期限的自我隔離,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物資充足。

我和舍友從3月初就不再去線下超市買東西,都是選擇在英國超市線上訂購,然後送貨上門。兩、三個星期以來,明顯感到英國超市物資日益供應不足:水果罐頭漸漸沒貨,特定牌子的常溫奶買不到了,12個一盒裝的雞蛋也沒有了,消毒洗手液、衛生紙、特定牌子的洗髮水、消毒液都斷貨了。有些商品,這周沒有,下周就補貨了,有些商品迄今也沒有補貨。大多數留學生不清楚英國超市的具體供應情況,朋友圈裡卻不斷有人發空空如也的超市貨架的照片。

英國的各大超市,無論是平價超市,還是非平價超市:Tesco、Sainsbury's、Asda、Aldi、Lidl、Waitrose、Marks and Spencer等,3月以來基本都制定了限購措施,限購範圍從冷凍食品、雞蛋、牛奶、雜貨物品到清潔用品,Ocado由於已超配送負荷,暫停了線上購買的業務。幾大百貨公司:Selfridges、Harrods、John Lewis也自3月18日起陸陸續續宣佈關閉線下門店。

(未完待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