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抗疫莫再「政治化」

2020-07-18

高佩璇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由於社區廣泛感染,並且不少個案找不到源頭,香港第三波疫情風險程度已經遠超前兩波。政府開始為本港高危群組逾40萬人進行免費新冠病毒檢測。目前,已委託或外判多家檢測機構。

因為檢測機構中有內地的知名企業如華大基因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竟然有立法會議員馬上出來反對,並恐嚇市民說,「敏感私隱資料會被送到內地」。此舉令人聯想到第一波疫情爆發時,反對派以醫護人員罷工的政治手段干擾香港應對新冠疫情。

根據北京、韓國等地的抗疫經驗,以及世界壎芠梒揪澈媊部A病毒檢測目前是最快鎖定、追蹤病例和「隱形傳播者」,切斷本地傳播鏈的最有效方法。北京從6月10日發現人流聚散活躍的新發地農貿市場出現本地個案,到7月6日開始本地個案清零,短短26天控制住大都會疫情廣泛傳播。醫學界和輿論普遍認為,「積極測試和追蹤密切接觸者,是成功控制疫情策略的關鍵。」

香港過去幾個月整體疫情控制尚好,因此,檢測對象主要是海外返(來)港者和欲通關內地的少數人和疑似患者。但今次疫情丕變,公共屋h、養老院所、餐廳、醫院都出現群組感染,受感染者來自各個行業,有的職業傳染風險極大,如的士司機、超市收銀員、食肆員工等。不對這些高危人群進行檢測,香港社區傳播風險必然失控。疫情發展至今,抗疫不能再「蒙蚋馫插v,被動等待患者出現。為此,我十分認同不少市民的呼籲,那就是當局應該因應疫情發展,考慮全民檢測方案,有必要時進行徹底篩查。廣泛檢測除了解決當務之急管控傳播風險外,還可為恢復正常工作生活提供保障。正如有的士司機所說,不僅是檢測後自己放心,也可以要求乘客出具檢測結果。

此前,香港檢測人數少,一是因為香港檢測力量不足,二是檢測費用奇高,是內地的4-8倍以上。引進內地著名檢測機構,不僅提升檢測能力,還能夠大幅降低費用(即便是政府抗疫基金出資)。如果按照某些人所說,全部由香港機構來做檢測,費用且不考慮,根據6月香港檢測人次的高峰匡算,全月檢測109,388人次,平均每天檢測3,000多人次。按照這個速度,40萬人檢測需要多少天?與病毒傳播賽跑,時不我待。

至於有立法會議員稱「敏感私隱資料會被送到內地」,這是反對派恐嚇市民的一貫手段。從科學角度講,核酸檢測只是尋找病毒的基因,通過深喉提取極少量的細胞完全不足以排序整個基因圖譜,既不涉「敏感資料」,也沒有商業價值。有何擔心呢?

在香港,只要涉及到內地,一些人就會犯上「被迫害妄想症」,但抗擊疫情「生命大過天」,是民之所向,但願不要再被一些人的「政治化」所污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