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圖打擊「香港製造」形象 珠寶業最受累

2020-08-12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就美國要求入口的「香港製造」的商品改列為「中國製造」,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如果條例真的實施對「香港製造」的形象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在貨物出關上手續亦會很混亂繁複。根據世貿規定,香港是獨立關稅區,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是違反規定,但他是只照自己意願行事的人,建議政府可到世貿投訴。

他認為,雖然香港製造出口至美國的比例不大,但對於廠商而言,同一款產品會運至世界各地,但要分開部分出口美國的產品要列明是中國製造,運至非美國地區則維持香港製造,這會造成多方的混亂,例如海關在查證,出關時手續會更繁複,其他國家消費者亦會懷疑產品來源地。

林宣武續指,商業世界往往會出現「黑羊」,即一些不擇手段的人,「可能有些是中國製造的產品混入香港扮是香港製品,因香港製造是有品質保證,海關很難執法,這會令市場造成混亂。」他形容特朗普此舉是處心積慮要玩死香港,業界都好擔心。除了令「香港製造」的形象受損,會多了很多產品會被列入新增關稅名單,對業界衝擊很大。

鐘錶業:加稅影響去年已有

至於甚麼行業影響最大,他認為是珠寶業,因很多首飾都是香港製造,藥品及食品業亦會受影響,因是政府大力推廣本港再工業化的行業之一,其產地來源如受質疑,形象亦會受損。他又擔心,其他「五眼聯盟」可能會跟隨美國實施這條例。

另外,經營鐘錶出口的運年集團執行董事劉燊濤則表示,其實相關的影響早在中美貿易戰時已產生,市場已消化。他解釋,「原本鐘錶產地是取決於機芯的來源,但美國之前要求其他零部件如錶殼,錶帶等來自中國都要列入中國製造,並付出更多關稅。」

他相信,這個新指施對鐘錶業界不大影響,因鐘錶零部件十居其九都來自內地,故其影響一早已出現。

他指出,目前鐘錶入口美國的關稅大約是15%,但後來可減至10%內,業界最擔心的反而是疫情帶來的影響何時完結,很多同行已結業或休息,剩下的都「仲挨緊」,如未來美國再加關稅,美國作為最大鐘錶出口的地位可能有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