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桂輝
廬山會議舊址,坐落在江西廬山牯嶺東谷長沖河畔、擲筆峰麓的火蓮院,海拔1,007米。原名廬山大禮堂的廬山會議舊址,始建於1935年,1937年竣工,與民國時期廬山傳習學舍、廬山圖書館並稱「廬山三大建築」。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廬山,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舉世矚目的政治、文化名山。在當代中國歷史上,中共中央先後於1959年、1961年、1970年,在廬山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中央工作會議、九屆二中全會。
今年是九屆二中全會50周年。仲夏的一天,重返廬山的我,懷茈齞}的心情,專程前往會址參觀、懷想。40多年前,在廬山工作的我,不止一次走近廬山會址。那時的會址,披荅垢筏扈翩A人們只能在室外停留。1985年,廬山會址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
這天上午,我從牯嶺出發,心無旁騖,一往前行,不到20分鐘,便來到遊客接踵而至、爭相拍照留念的會址前,觀察發現,一排10棵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的榕柏,個頭高,腰桿粗,如同威嚴的士兵一樣,長年累月,風雨無阻,忠實地守衛虓|址的安全。站在會址門前仰視,正門門頭紅底金字的「中國共產黨廬山會議舊址」,以及仿毛體的「廬山人民劇院」6個紅色大字,分外醒目,吸人眼球。登上幾級石階,步入會址大門,一尊鎏金毛澤東立身雕像,和藹中透出尊嚴。
在會址一樓展廳堙A陳列茬﹞擊P三次會議有關的珍貴實物、圖片,以及文字資料。歷史資料片--《廬山煙雲》,將三次「廬山會議」剪輯彙編,自1995年5月1日開始,在會址大廳堸j圈放映,聲影並茂地向觀眾介紹中國共產黨在廬山召開三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展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的活動掠影。令人感慨,發人追思。二樓是影劇大廳和休息室。影劇大廳,亦即三次「廬山會議」會場,主席台依然保持茈b個世紀前九屆二中全會時的原貌,凝神環顧,彷彿把參觀者帶回當年的會議現場......
1959年的廬山會議,實為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8月2日至16日的八屆八中全會兩次重要會議的總稱。出席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央、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同志。這次會議的原定議題是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指標,繼續糾正「左」傾錯誤。毛澤東在會上講話中提出19個問題,與會同志在討論過程中,擺情況、談感想,邊開會、邊學習,自由交流,各抒己見,輕鬆愉快,生動活潑,被稱為「神仙會」。隨後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決定撤銷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和周小舟四人分別擔任的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職務,保留他們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以觀後效。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先後為這些同志作出「平反」。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廬山人民劇院召開工作會議,會議由毛澤東主持,分別討論了工業、糧食、財貿、教育等問題,重點是工業問題。會議通過了《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又稱《工業七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又稱高教六十條》)以及《關於輪訓幹部的決定》。這次廬山會議,是講求務實的會議,對於國民經濟堅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拉開了此後3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序幕。
9年之後,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人民劇院舉行。會議原定主要議程有二:討論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擬提交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國民經濟的年度計劃。孰料,在開幕式上,林彪突然搶先發言,不顧毛澤東多次提出不設國家主席的建議,大講毛主席是天才,堅持要設國家主席。陳伯達、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人,則在各小組會上爭相發言,極力肯定和支持林彪的意見--建議在新憲法中,恢復「國家主席」一章。
毛澤東很快識破了林彪集團這一篡黨奪權的陰謀,於8月31日發表了《我的一點意見》。嚴厲批評陳伯達「採取突然襲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號召全黨學習馬列著作,增強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意見》印發全會後,會議轉入對陳伯達的揭發批判,隨即中央宣布對陳伯達進行審查。9月6日下午的閉幕式,由周恩來主持,毛澤東就黨的路線教育問題、高級幹部的學習問題、黨內外團結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全會基本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和會議公報,批准國務院《關於全國計劃會議和1970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報告》、《中央軍委關於加強戰備工作的報告》,為1971年開始的「四五」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九屆二中全會結束後,黨中央和毛澤東採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削弱了林彪集團的權勢,打亂了他們的陣腳,使其政治陰謀未能得逞。
三次廬山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那天,當我步入會場,站在黃色「警戒線」外,先把目光投向主席台,台後深綠色幕布前,懸掛茪禰D席巨幅畫像,左右各立有五面紅旗;主席台前一張白布鋪蓋的長桌上,整整齊齊擺放茪限荅貜M、五塊姓名牌,中間為毛澤東,左右分別是: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主席台前兩邊牆上,黏有木框裝裱、紅底黃字的標語:「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繼而觀察會場,從後往前,數了一下,共有10排座位,每排分為「三節」,中間14個座位,左右各7個座位。每個座位前,都擺放荅貜M和姓名牌。「警戒線」內,有兩個「1970年中央九屆二中全會席位圖」顯示器,用紅色、橘紅色、金黃色、深紅色等不同顏色,標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等;會場兩邊牆壁上,黏貼荂u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等毛主席語錄。在會址工作多年的屈坤主任告訴我,廬山舊址,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保留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歷史時期會場布置的禮堂。會場內所有陳列品,都是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召開時的原物,不曾更換過......
如同現場欣賞文藝演出、觀看體育比賽一樣,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心態的觀眾,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感受。就我而言,在廬山會議舊址一番參觀下來,收穫最大、感受最深的,是會址中無處不有的歷史脈動、若隱若現的歷史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