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絲
同學群埵酗H求助,聲稱與人在社交媒體上辯論,對方明明是錯的,卻一味強詞奪理,胡攪蠻纏,希望有人能夠前去幫忙,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進而說服對方。
我出於好奇去看了一下,果如同學所說,辯論另一方並不是據理說出自己的看法,駁斥他人的觀點缺失,純粹就是毫無理由地強行狡辯,根本沒打算分出是非曲直。但是,同學一副智珠在握,相信自己可以獲得最後勝利的姿態,卻為對方所用,在對方的有意撩撥下,同學更是氣憤惱怒,一定要在這場論辯中分出勝負。
平時在生活中,也常看到有人為一些小事爭論,為了爭贏,不惜採用賭咒發誓的方式作出保證,也不管對方是否能夠接受。實際上,一個人的觀點,很大程度上是由此人的學識、經歷、修養、性情所決定,如果雙方不是在同一話語層面上進行討論,是很難達成共識的。所以,學會求同存異,也是一種智力與情感上的成熟。古人對待這個問題,就很有智慧。
南宋李之彥的《東谷所見》載有一個故事:有人帶茪@個僕傭,長途跋涉後登上一座山,看到一塊大石碑,上書「太行山」三字。主人很高興地說:「今天終於能一睹太行山的真面目。」不料僕人卻在旁邊哂笑:「官人你連大字都不認識!碑上明明寫的是『大行山』,哪堿O『太行山』了?」
主僕二人頓時爭起來,爭論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心中都各不服氣,僕人說:「我和官人打賭,我們到前面去找一戶當地人家問問,究竟是『大行山』還是『太行山』,如果我錯了,就輸給官人一貫錢。但如果是我贏了,官人也要賞我一貫錢。」主人答應了。兩人走了不遠,就看到前面有一間房舍,堶捷ヮ荇堔埧狙捘n,屋子主人顯然是一個明達事理的讀書人。
主僕商定就問這一戶人家。敲門後,出來一個儒生打扮的老者,主人上前見禮,把他與僕人打賭的事詳細說了一遍,請老者做公證。老者聽說完事由,笑蚖﹛G「你應該把一貫錢給僕人,這婼T實是大行山。」僕人一聽頓然喜不自勝,斜睨茈D人說:「你看,還是我說得對。」主人無言以答,只得向老者作揖道謝。老者還禮後關門入內。
僕人當即要求主人兌現諾言,把一貫錢給他。主人呆立半晌,越想越不是滋味,又再次敲門請出老者,問道:「我看您是當地人,又讀書識字,所以才請您做公證,為何您也和我的僕人一樣不明事理呢?」老者大笑茼^答說:「我看不明事理的人正是你。讀書人遇到無識者,不必與之辯。你卻和一個連『大』和『太』字都分不清的人爭辯,一貫錢是不足齒及的小事,所以我故意讓你輸掉。」
人生當中,都難免會遇到不明事理的人,如果爭執之事無涉真理真相,那麼也不妨把姿態放低一些。有時候適當的容忍謙讓,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