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玲
到潮州,自然要遊覽名勝,特別想去叩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韓愈。聽說潮州西郊有個韓愈廟--即韓文公祠,而潮州古八景中有「韓祠橡木」一節,我們就冒蚗P霏細雨先去探訪韓文公祠。
跨過古老的廣濟橋,迎面是蜿蜒起伏的群山,因其形似筆架而得名筆架山。這堳C巒疊翠、濃蔭蔽日,莊嚴肅穆的韓文公祠便屹立於此。相傳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皇帝憲宗迎佛骨入大內,韓愈直言不諱上奏《論佛骨表》力諫,竟惹「龍顏大怒」,一紙詔書被貶到數千里外的廣東潮州為刺史。韓愈貶任潮州後,常登此山遊覽,並親手植下橡樹。後人敬仰韓公,遂稱筆架山為「韓山」。
我們遊覽了簡樸雅致的韓文公祠。祠的正門為四柱三門石牌坊,牌坊上方書有「韓文公祠」四個遒勁大字,為胡耀邦1984年視察潮州時所題。祠分前後二進,逐漸隨地勢而升高,兩邊有廊。正廳中間供奉韓愈塑像,院內有40通碑刻,記載韓愈被貶和在潮州的功績。院內所有石柱都鐫有楹聯,辭句優美有深意,我用手機拍下其中幾幅:「原道開理學淵源,吏部文章,長昭日月;闢佛作中流砥柱,孤臣羈旅,獨佔江山」、「闢佛累千言,雪冷藍關,從此儒風開海嶠;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於今香火遍瀛洲」、「允德繼先賢,政紹昌黎餘緒;元公垂史籍,祠鍾古郡秀靈」,讀來令人感慨;一個鐫有「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弧形石雕,更令人感同身受。難怪2006年韓文公祠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突然,天上烏雲密布,細雨變成滂沱大雨。不禁想起今夏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成災,各地軍民立即展開抗洪救災鬥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又不禁想起韓愈來,他也是古代一位傑出的抗洪英雄。
潮州城北有條被稱為「員水」的大江,常常氾濫成災,所以百姓一直叫員水為「惡溪」。當年韓愈被貶來到潮州後,正逢大雨成災,使四周農田淪為汪洋。心繫黎民的韓愈便冒雨出城勘察。他見山洪隨荂u惡溪」洶湧而來,便下令全力以赴築堤防洪。他自己更是騎馬在城北洪水間蹚水細察,吩咐隨從按他的指點一根根插上竹竿,標明堤線。百姓見狀聞訊前來,見城北儼然變成一座「竹竿山」,於是大家摩拳擦掌,按韓公竹竿的提示,胼手胝足搶修堤壩,很快堵住了洶湧的洪水。從此,「韓文公走馬牽山」的佳話不脛而走,這座山也被叫做「竹竿山」,員水也被改稱「韓江」。後人總結韓愈在潮州的四大功績:惡溪驅惡,釋放奴隸,關心農桑,延師興學。潮州人還為韓愈豎立一座「功不在禹下」大石碑。
韓愈的感人故事多了。他是河南孟州人氏,雖出身官宦,但命運多舛,父母很早去世,由兄嫂撫養成人。19歲那年韓愈躊躇滿志赴京趕考,卻連考三次榜上無名,直到25歲那年才考中進士。後又參加吏部銓選考試,又是三考三敗,漂泊多年後才在國子監謀得四門館博士一職。貞元十九年(803年),關中大旱,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地。京兆尹李實卻謊報關中糧食豐收,民眾安居樂業。身為監察御史的韓愈,一氣之下上《論天旱人飢狀》疏,列舉京城百姓慘狀,要求免除民眾租稅。結果反遭讒害,被貶四千里外的陽山(今廣東清遠)。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吳元濟叛變朝廷稱王,進犯東都洛陽,震動中原。朝廷因兵力分散,屢戰功微。當時韓愈以行軍司馬身份隨宰相裴度出征。雙方激戰正酣時,韓愈監察到叛軍主力調往豫北,老巢蔡州(今湖北棗陽)兵力空虛,便向裴度自薦,願領精兵三千奇襲蔡州。裴度正猶豫時,唐軍大將李愬雪夜攻入蔡州,一戰成名。李愬的成功也印證韓愈的明斷。此後韓愈再獻良計,使唐軍收服大批失地。「平定淮西」之戰獲得完勝,唐王朝重新歸於統一,成了「元和中興」一件大事。唐軍凱旋回朝後,唐憲宗李純念韓愈戰功,晉陞他為刑部侍郎,還下令為「平定淮西」刻碑以記,欽點韓愈撰寫碑文。韓愈則寫詩道:「龍疲虎困川原割,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誠一擲賭乾坤。」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憲宗為求長生不老,欲恭請法門寺的佛骨進京,接受臣民瞻仰。一時上行下效,長安城掀起一股禮佛熱潮。官員叩頭獻財,民眾殺子獻女,熙熙攘攘烏煙瘴氣。韓愈大為不滿,上了一份言辭激烈的《論佛骨表》勸諫皇上。唐憲宗看罷奏疏氣得渾身發抖,下令斬殺韓愈,多虧群臣求情,才保韓愈一命,這就是他發配潮州的緣由。途經西安南郊藍田縣時,突然天降大雪,阻塞道路,51歲的韓愈寫下「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一腔忠心和萬般無奈呼之欲出,最可悲者,他12歲的幼女也在貶途中病亡。
八個月後,韓愈被改任袁州。唐穆宗即位後召韓愈回京,出任國子監祭酒、兵部侍郎。某日韓愈在堂上聽到一個爆炸性新聞:部將王廷湊殺了成德節度使田弘正,自任代理,向朝廷索要節鉞,並求「扶正」。朝廷因無力鎮壓,只得答應王廷湊要求,唐穆宗任命韓愈為宣慰官,前去宣旨安撫。當時韓愈已年過半百,大夥都替他捏一把汗,皇帝也後悔讓他前去。豈料韓愈擔憂誤了時間再釀一場「安史之亂」,大義凜然當即前往。抵達鎮州(今河北正定縣)後,面對刀劍出鞘的衛兵,韓愈面不改色,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得王廷湊痛哭流涕、懸崖勒馬,重新歸順朝廷。此舉當然又受到皇上嘉獎。返程時韓愈心清氣爽,賦詩道:「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發待郎歸!」
功成名就的韓愈,也不忘提攜後輩、推舉賢能。其弟子中有一位張籍,比韓愈還大兩歲,卻甘拜韓愈為師。有「鬼才」之稱的詩人李賀,憑藉一首《雁門太守行》,深得韓愈好評。當時曾有人輕蔑李白、杜甫,出言不遜。韓愈憤然寫詩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草根詩人賈島某日騎茪藫j在街上走,一邊又為「僧推月下門」或「僧敲月下門」糾結,不料撞上韓愈的儀仗。韓愈得知後非但不生氣,還予以指點,並作詩稱讚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閒。天恐文章中道絕,再生賈島在人間」,由此「推敲」二字也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美談!兩百多年後,蘇軾被貶嶺南,途經潮州特意拜訪了韓文公祠。他久久凝視韓愈雕像,喟然嘆曰:「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