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遊戲場景生動有趣學習 料明年10中小學率先開展
自香港國安法及《國歌條例》實施後,教育界一直探討如何將之融入日常教學,有效向學生推廣。教聯會特別與內地教育科技公司合作,計劃於2021年春季學期推出「程式設計與平安香港」系列課程,針對高小及初中生,將熱門的Python編程語言學習內容,與歷史法治教育互相融合;透過遊戲場景,讓學生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學習憲法、基本法、香港國安法及《國歌條例》等法律概念,同時理解「一國兩制」的意義及內涵,預計明年可於10間中小學以每年14個課時形式率先開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
該課程昨日舉行線上啟動會,有逾80名老師參加。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介紹指,過去一年政治風波不斷滲入校園,「港獨」思潮蔓延,年輕人守法意識薄弱,對國家歷史文化缺乏認知,同時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存有誤解,培育下一代法治意識、學習知法守法,並進而樹立國家觀念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結合編程與法治教育的「程式設計與平安香港」課程應運而生。
課程建設團隊代表、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指出,是次計劃可補足香港教育的兩大短板,一是補足校園法治教育的缺失,二是除母語外應將編程當成第三種語言學習;課程於STEM教育中加入人文學科,尤其是學習法律條文的內容,更是新的突破。
推動兩地教育交流契機
他並提到,近年愈來愈多港生,積極參加本地、地區甚至國際性的編程比賽,是次系列課程的評核機制,與全國青少年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接軌,可作為推動兩地相關教育交流融合的契機。
合作單位上海暢學教育科技CEO佟剛透過視像講述課程細節,涉及小四至中三共六個年級、每級14個課時,以供製作遊戲及人工智能的專業編程語言Python為核心,根據年級設置不同深淺程度的內容。
課程模式主要以遊戲為主,通過圖形化、混合式、代碼式三種不同模式,在遊戲中展現Python編程語言的應用。在融入法治教育方面,他舉例說,學生在遊戲中可通過輸入編程語言指揮警察行動方向順利,拿到香港國安法小冊子,才能成功關閉被襲擊的地鐵站等等。
蔡若蓮:讓同學實踐知識
出席啟動會的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表示,此次計劃別有特色及意義,利用生動的遊戲情景讓同學應用編程、知識和技巧,設定可以完成任務形式的程式,同時結合基本法、香港國安法及《國歌條例》等內容豐富內涵,讓同學不只能夠實踐知識,更加可以善用資訊科技深入認識國情,加強守法意識,一舉多得。
她續說,香港學校正積極推進STEM教育,在課堂內外加入更多元動手動腦的元素,教育局亦不斷更新相關課程予以配合,當中高中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已最新加入編寫程式及創新科技元素,並將於2022/23學年於中四級實施。
中聯辦教科部巡視員劉建豐表示對項目給予全力支持,認為教育界應該攜手合力發揮創意,培養有家國情懷,德才兼備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