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穆拉托娃反叛的一生

2020-10-10

■ 葉 輝

話說今年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頒給本港女導演許鞍華,以及演員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蒂妲絲雲頓從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手上接過獎座顯得別具意義,兩人俱持續為性別平等議題發聲的演員;2018年康城影展,凱特布蘭琪率領82位女星親臨《太陽之女》(Girls of the Sun)的紅毯,表示支持此片。

而在去年同樣在康城影展,蒂妲絲雲頓更特別提及女性導演地位長期被忽視的問題;她所列舉的例子,即為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焦點影人--琪拉穆拉托娃(Kira Muratova),此不僅為性別問題,更為權力以及話語權的明顯落差,男導演所獲關注,遠比女性導演為多,而西歐及美國導演獲關注,亦遠比其他地區的導演來得多,穆拉托娃即為明顯的例子,她乃蘇聯/烏克蘭導演,在西方世界受到的關注極少,然而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卻對她十分推崇。

就在2018年6月6日,穆拉托娃結束她精彩、反叛的一生,佔據當地媒體3天的報道與哀悼,直至今日依舊有人在彙整、分析穆拉托娃執導的電影,今年台灣女性影展將穆拉托娃一生22部作品的其中5部得以引進放映,不僅在性別議題上拓展台灣觀眾的眼界,更在藝術性上提供觀眾不同於西方典型美學,可說相當難能可貴。

琪拉穆拉托娃出生於現屬摩爾多瓦的索羅卡市,原名為琪拉克洛科娃(Kira Korotkova),她就讀莫斯科國立大學語言學院,25歲畢業於蘇聯國家電影學院(VGIK)導演系;她在蘇聯國家電影學院結識她的第一任丈夫亞歷山大穆拉托夫(Aleksandr Muratov),兩人共同執導短片《春雨》(Spring Rain),1959年的畢業作品《在懸崖邊上》(On the Steep Cliff)亦由兩人共同執導。

早在1967年,穆拉托娃第一部獨立指導的長片《萍水相逢》(Brief Encounters)問世,尚未公映即遭禁演,且一禁就是長達20年;4年後,第2部長片《漫長的告別》(Long Farewells),1971年使得她被蘇聯電影工會除名,本片亦遭禁演,此部長片已然揭示穆拉托娃作品欲探討的主題,以及她對道德問題、模棱兩可且歧異的人性的深刻興趣。

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選蘇聯總書記,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社會風氣轉變。1986年,第五次全蘇電影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始進行電影業的大規模改革,解禁許多先前被禁映的藝術電影,《萍水相逢》與《漫長的告別》也在解禁之列。

然而,即使相較之下最為開放的戈爾巴喬夫時期,穆拉托娃的1989年所執導的《衰弱症》(The Asthenic Syndrome)因其政治諷刺意味濃厚而遭禁映,此片在西方世界獲極高聲譽,奪得1990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自從1988年蘇聯電影界最高榮譽「尼卡獎」(Nika Awards)誕生以後,穆拉托娃也不斷獲得本國電影同儕肯定。她先後獲得八次「尼卡獎」提名,兼且先後贏得其中五次。其中包括1994年的《狂熱》(Passions),及2004年的《調音師》(The Tuner)令她兩度獲得最佳導演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