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滬港融慧】新經濟公司被納監管 發展遭遇瓶頸

2020-11-24

曹家榮 德榮資本主席

螞蟻金服上市計劃夭折,給投資者帶來重大損失,引起市場迴響。從螞蟻金服事件我們看到政府加強對新經濟股行業監管的力度逐漸加強,反映出先發展後監管的模式已經進入了下半場。

所謂新經濟股,是指那些運用計算機思維,發展及管理業務的公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公司有: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百度和京痋C美國公司有:亞馬遜、谷歌、蘋果、Facebook、微軟等。這十家公司的市值,加起來相當於整個歐洲國家(包括英ワM瑞典在內)的股市市值,超過全球第三大股市日本的市值。

新經濟公司能夠快速增長,除了他們具備先進的發展和管理理念,在監管政策上得到政府的扶持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以中國為例,地域和行業准入的限制,對這些新經濟公司是比較模糊的。螞蟻金服在小額貸款業務上,是重慶市發放的地區牌照,但是螞蟻金服卻提供全國範圍的貸款服務。

另外,螞蟻金服的花唄、借唄業務,不受資本金規模的限制,將貸款資產證券化後重複融資放貸,使貸款規模惡性膨脹,直接挑戰金融系統的穩定。隨茬o些新經濟公司體量的增加,他們對傳統企業的經營也形成了巨大的擠出效應,給整體經濟平穩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引發社會要求政府加強監管的呼聲。

各國相繼加強監管

過去兩年,歐美國家率先對互聯網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歐盟連續對Google 開出反競爭罰單,前後金額共達91.4億美元。美國監管單位也大動作對 Google 展開反壟斷調查,質疑 Google 壟斷搜尋廣告業務,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

最近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預示中國互聯網巨頭寡頭壟斷的好日子快將結束。再以螞蟻金服為例,納入到國家金融監管框架之後,螞蟻金服的融資、貸款規模,經營範圍等都將受到國家政策的嚴格限制,巨大流量帶來的平台優勢還有多大發揮餘地,需要我們拭目以待。■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