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品質嚴把關 產品勝質疑

2020-12-30
■三奇口罩裝車發往海外。 受訪者供圖■三奇口罩裝車發往海外。 受訪者供圖

審核企業資質,發口罩樣品到德國,專業機構對口罩樣品進行檢測,產品質量達標後再進行價格溝通,視頻驗廠,第三方專業機構實地驗廠,洽談合同具體細節......山東康爾泰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紹國說,美國、歐盟等海外訂單對口罩的採購標準非常嚴謹,以醫用口罩為例,若出口美國需FDA認證,出口歐盟則需要經過CE認證。

據張紹國介紹,第三方專業驗廠還包括了企業的生產管理體系,以及企業生產中的過程管控、原材料把控、生產環境等各個環節。甚至,口罩的版型、耳帶的長度都有着嚴格的要求。但張紹國也表示,這些要求對企業而言並沒有太大難度,只要是取得國家出口資質的正規企業都能達到該標準。「質疑並不代表口罩質量不行,他們可以有質疑的權利,咱全憑質量說話。」張紹國的這份自信來自對口罩產品質量的嚴格把關。

政府培訓資助 企業少走彎路

濟南欣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來主要從事一次性環保餐具的生產和出口,3月份轉產口罩。該公司總經理陸童童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政府的扶持也讓企業少走了很多彎路。「政府相關部門的培訓力度非常大,有法律法規的常識、口罩的出口標準,還有如何保證口罩的品質。」陸童童說,這種培訓隔三差五,全市的口罩生產企業一家不落。在口罩原材料價格飛漲時,也是政府出手相助,協調了遠低於市場價格的熔噴布。

「中國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質量。」王常申說,「如果做貼牌,很可能在質量把控不到位的情況下出現問題,哪怕是千萬分之一的瑕疵,就可能有千萬分之一的概率被感染。」王常申說,這也是三奇為什麼不做貼牌和代工廠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年疫情發生後,王常申並沒有投資生產設備,而是投資2,000多萬購買了醫療防護產品的檢驗儀器,提升了原有的檢測中心的檢測能力。儀器更是涵蓋了中國標準、美國標準、歐洲標準,也涵蓋了從原材料到成品整個過程的檢測。

「這次疫情再一次說明了,關鍵防疫物資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國產的口罩、防護服的質量並不比國外差。」王常申說,中國製造一定要增強信心和實力,進一步實現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