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譚智媛 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前世界銀行公共壎舠M家 前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2021一開年,全世界疫情告急,連中國內地也失守,但環看各地的成敗,一定有啟發。如內地河北省石家莊市三天內採樣200萬、每分鐘可從兩個人採樣,石家莊是如何做到的?香港若有這樣的效率,應可半天內完成強制檢測一座大廈,現在需要數天才採集到八成多,而且沒有計劃跟進,可接受嗎?
內地的「健康碼」現在加了「行程碼」,顯示72小時內核酸陰性才可通行,這與經民聯建議的香港「安心出行」升級版,不謀而合,而他們還有加上接種疫苗的資料等等。為經濟復甦,這些綜合全方位資料的措施是否要急切上架?
新年願望是如何安全通關,恢復民生經濟,新思維,新戰略,新效率及與市民共商共達的目標。在多管齊下中的新挑戰是高速有序、安全無誤於人口70%接種疫苗,約500萬人。聶德權局長在「面書」貼文,就八大範疇定下工作細則及跟進事宜,關注選址、長者、優先群組、醫學監察等,文中沒有討論八大範疇的內容,更沒有解釋如何「能安全、穩妥、有序地免費接種疫苗」。
「醫健通」保「安全」
要安全,第一步是看有沒有敏感病史。普通市民根本不知道哪類敏感有問題,食物?皮膚?藥物?若看外國排隊接種的方法,根本沒有時間問診,但是在香港的優勢是我們有全民醫療病歷,在醫管局內,可經「醫健通」(eHRSS)對接找尋敏感病史,由醫護人員評估是否可以安全接種。
食嬪膜w開展eHRSS,目的是統籌壎芵p及其他個人醫療健康資料在一個檔案內,當然從出生開始的疫苗接種史也應該放進去。現在策劃「新冠」疫苗接種可即時啟動「醫健通」的公私營協作計劃(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功能,一方面是參考病歷,另一方面是記錄接種的時間及疫苗的批次。
這些資料對個人及整個接種計劃都可能有積極意義。若每個人的核酸檢測時間與結果,懷疑副作用及發病的臨床數據,全部都加進去,這整套人群資料的分析,可幫助我們了解整個疫情,病毒傳播的因素與檢測和疫苗接種的關係,從而較精準辨認高危人群、高危環境、高危時段,繼而實時分析及採取適時的對策。
社區醫生定「穩妥」
要「有序」,必定要掌握高危優先接種人群的資料,從而精準排序,與分配最方便的時間、地點。當務之急是用「醫健通」資料,選擇由專家排序的高危及長期病患者人群,現在便可計劃如何在十八區,每區邀請10萬人,作「知情同意書」(Informed consent),這樣,開展接種第一天便有時間表,路線圖。
若每人需要10分鐘,每區10萬人,便要100萬分鐘。若每一醫藥人員一天工作8小時,每區一日便需要2,083人。若要在90天內完成,每區便要23名醫藥人員。最佳的選擇是醫管局及壎芵p內的門診醫生及現在已用PPP的私營醫生。
這些接種地點便是現有的門診,用現有醫護團隊,現存的病人電腦病歷,及現有的醫患關係,很大部分是長者,有些認知障礙,所以要時間溝通才可滿意地「知情同意」。最重要的是每天關於疫苗的新信息及病人的不適,都可以直接根據病人的情況討論及分析,從醫療角度便可達聶局長的「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