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學好普通話簡體字推動文化回歸

2021-06-14

吳承海 香港南區工商業聯合總會主席 佛山市政協委員

香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是普通話、粵語和英語。應該說,普通話其實擁有與粵語和英語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一直以來,無論是在教育上還是官方場合,普通話和簡體字的使用都不多。中學主要以粵語和英語授課,除了普通話課就少用普通話。

國家教育部早前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下稱《報告》),建議香港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體字的地位,並提出本港應該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以明確普通話與簡體字的法定地位。

回歸至今,香港進步、創新的最大力量就是「一國兩制」的文化力量。隨虒f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的推進,這方面的力量潛力極大。其實粵語是香港的主流語言,只是因為廣府人是香港人的主體,但香港本身是一個多元的群體,上海人、福建人也很多,使用粵語只是一種習慣而已。但隨虒g濟和文化的融合,語言文化習慣自然要服務於經濟社會需要。

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的廣州、佛山、東莞等地,也是以粵語為主,但隨茪漲a市場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增加,今天在廣州、佛山等地,基本上都可以用普通話通行。但這並不代表粵語或廣府文化的「滅絕」,本地人還是繼續「飲茶、吹水」說粵語,只是由於對外交流越來越多,普通話就成為了主要的溝通工具。

香港的最大優勢在於發揮「兩制」之利,這種制度優勢在於香港有自己的司法制度、貨幣,有獨特的金融機制。但作為溝通工具的語言、文字,則要彰顯市場融合的優勢,懂得普通話和簡體字,方便與內地這個大市場溝通十分重要。社會應該放下政治歧見,一起推動香港的文化回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