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傳媒人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中國沿海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以外向型經濟為特點的發展模式遇到滑鐵盧,重慶仍然可以脫穎而起,以遠遠超過全國平均的亮麗成績單,成為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嶄新引擎。在改革開放30年後,在金融危機前,「重慶模式」以中國本土經濟為基礎,以內銷市場為目標,符合科學發展觀,在中國內陸更具可複製性。
中國沿海地區遭受金融危機影響令出口受挫、經濟下滑,重慶卻能逆市而起,創下中國在經濟轉型中尋求發展的新模式。今年全國經濟要保8,重慶提出了GDP保持12%的增長率,超過全國4個百分點。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沿海地區的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廣東模式、以及上海浦東發展模式,促進了中國騰飛。那麼,今天的重慶,擺脫了改革開放前期粗放式的投資及出口拉動經濟的單一性,正以創新思維建設包括眼前和長遠兼顧、內外銷市場並進、城鄉統籌、照顧民生為特點的新一輪重慶發展模式,汲取了沿海地區的經驗,也躲避了風險。
統籌城鄉 兼顧各方利益
重慶模式的特點就是「統籌」、「兼顧」,照顧各方利益,機遇也從這兒產生。這個城市有明顯的內陸環境特徵,又集大城市、大山區、大農村並存的二元架構特點,既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又有很落後的農村地區。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就表示,重慶在制定奮鬥目標時,既站在直轄市的立場,又確定與京、津、滬這類大都市的不同目標模式。「重慶各種工作,都要根據本土特點,然後確定工作措施,來完成中央賦予的經濟及城鄉統籌等工作目標和要求。」
在空間上,重慶與沿海地區相差2000多公里,缺失外向型經濟的地域優勢;在上世紀80、90年代,上海、廣東大起飛時,重慶還只是內陸的省會,更需要解決溫飽問題。在與中國沿海先發展地區相比較中,重慶只有時空劣勢。如今,這些劣勢,卻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顯示出優勢來。因為在沿海經濟騰飛之機,缺乏優勢迫使重慶思考發展問題,外銷條件不夠,就內銷;起步遲緩就抓緊後發優勢;沒有京津滬的大優勢,就從小做起。中國正在崛起的六種小金融機構,如各種擔保公司、小額借貸公司、小私募基金公司、風險投資基金的公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等,在京滬大金融企業的覆蓋下,生存需求不大。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重慶就有很大機遇。當全國多數城市購房的契稅是3-5%時,重慶購房的契稅一直保持在1%。重慶居民第一次買房款可以從地方個人所得稅中抵扣,此措施和香港看齊,在內地首創。
避免單一經濟 值得借鑒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拉動經濟的模式單一,沿海地區走的都是外向型出口經濟的路。雖然,中國改革開放中不斷提倡學習廣東、上海,但事實是,沿海地區的發展模式不具借鏡意義,對內地來說無複製可能,也無複製意義。或許正是各地沒有簡單複製而可以逃過一劫。
廣東特點是地域優勢,依托香港的前店後廠模式,以「三來一補」起步,為廣東贏得改革開放開場機遇;上海的特點是以曾經的「東方巴黎」品牌為根基,浦東開發模式吸引的是世界五百強的跨國公司,大型企業、外資銀行,以政府主導佔據了改革開放中場的機遇。內地根本沒有照樣複製的條件。過多的依賴海外市場,遭遇金融風暴後,吹走的不僅是出口訂單,更是沿海地區的國際期待。面對國際市場萎縮,廣東、上海都面臨著極速「轉身」的困境。
遭遇國際經濟危機,東部地區遇到「轉身」難題,而重慶以中國內陸特色為依托,以發展本土經濟為基礎,看好內需市場為導向,在全球危機中沒有國際包袱。更因為「重慶模式」的內地特點,對地理相容的東北、西部,甚至華中地區都有極重要的借鑒意義,「重慶模式」在內地有複製的可能,更有希望在中國抗禦金融危機中,成為啟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