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創會會長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雖提出不少應付金融風暴措施,但社會上卻有不同意見。預算案中到底有何失策呢?玆舉數點以說明之:
信心匱乏:預算案稱「要選用專業知識,掌握金融風暴的來勢,作出因時制宜的判斷和對策」,但對目前是否存在「L型」衰退,何時抵達「谷底」,情況將壞到甚麼程度,政府如何出招,市民在預算案中明顯找不到答案,難以凝聚信心。
市民仍對未來信心不足
就業疑惑:政府的重頭戲是力保就業。但對一波接一波的裁員潮,政府為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幫助,並不包括副學士,已引起「副學士」抗議。政府準備動用16億港元創造的六萬餘個就業職位,大都屬於短期培訓。加上比預算案提前出台的七萬個職位,共有十三萬個職位將被創造出來,相當於4%的就業職位,力度不可謂不巨。目前政府統計的失業率是4.6%,如措施有效,應當是零失業或充分就業才對,但司長卻說失業率將攀升至8%。如果就業這重頭戲都唱不好,其他戲如何唱下去?
基建效疑:內地在金融風暴中擴大四萬億人民幣的基建開支,贏得世界掌聲。政府打算每年要花約六百億元的基建開支,比往年多一倍(平均而言),甚至兩倍(與最低相比)。但司長卻沒有說明擴大基建開支後,失業率能否下降,但在預算案中卻預測今年GDP將出現2-3%的負增長。以此推論,擴大基建開支不能避免衰退,又不能保住就業,在金融風暴中用錢之處甚多,卻無助於阻緩衰退和失業,這樣便難怪市民要求政府提供一個完整說法。
理財迷惑:基本法第106條要求香港「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多年來政府也奉行審慎的理財原則。但在預算案中,政府卻建議有系統地逐步發行更多債券,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政府仍有豐厚儲備,也沒有毒資產要打救,未必要學美國那樣發行國債。發債要支付利息,在外匯基金收益欠佳的情況下,政府又要為發債付息,所為何事?如要推動債券市場,應當鼓勵上市公司「發債」集資。政府只需提供必要的法律和經濟環境,未必要政府自己參與。
變賣疑雲:四、五年前政府因變賣與公屋相配套的商場和停車場,引起「領匯」事件的賤賣風波和司法覆核。最近,政府又提出研究變賣港鐵30%股權的方案。在金融風暴中,政府資產貶值,此時變賣,政府恐難逃又一次「賤賣」之譏。目前正是政府利用外匯基金在內地和外國尋找安全、可靠和有穩定回報投資的時候。政府財政儲備豐厚但卻反其道而行之,該買不買,不該賣卻要賣,恐怕是自找麻煩。
個人網誌:hk.myblog.yahoo.com/ckyeung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