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清醒認識香港優勢和不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4]     我要評論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回歸快12年了,香港是進步了抑或大體停滯不前?再過12年,當上海於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時,香港將是一幅怎樣的圖景?特區政府必須為回答這一系列關乎香港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承擔最主要的責任,承擔引導香港社會思考的責任,承擔謀劃、決策並實施決策的責任。香港必須把「遠慮」與「近憂」緊密相結合,一起思考,一併應對。

 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隨著香港經濟跌宕起伏,關於香港優勢和不足的討論持續不斷。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社會再次掀起關於香港優勢和不足的討論。本文提出下列4點意見,希望產生「拋磚引玉」的作用。

全面檢視優勢與不足

 (一)香港的優勢和不足固然是在與其他經濟體相比較中顯現的,但是,不能一對一地比較,而是必須置於更大的環境和背景之中來綜合比較。

 以香港與上海比較為例。首先,必須將二者都置於國家大環境和背景中來比較,就會清楚地看到:上海容易取得國家巨大經濟規模的支撐,尤其是,上海與長江三角洲融為一體並以上海為龍頭已無疑問;而香港,受制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不容易與珠江三角洲融為一體,也就不容易成為珠三角經濟區的龍頭。換言之,一對一地比較香港相對於上海的優勢,容易被置於全國大環境中來比較上海相對於香港的優勢所抵消。

 (二)香港的優勢和不足也是隨時間推移、歷史條件變遷而調整的,不能把昔日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優勢和不足視為「一成不變」。

 至今,我們津津樂道的香港的優勢幾乎都是在二次大戰以後至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迅速發展也大體順利發展時期形成的,其中,若干因素固然可以追溯更早,但令人深省的是,它們是在二次大戰後與其他客觀因素和主觀條件相結合才形成香港的優勢。換言之,香港的優勢固然可以概括為若干因素或原則,但只有這些因素或原則綜合起來構成活生生的實踐和故事,才能展現為香港的優勢。

 不足與優勢往往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在不同條件下會發生轉移。譬如,香港一直以中小企業為主,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大體表現為「船小易掉頭」應對國際市場競爭靈活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缺乏應對國際市場急風暴雨式危機的能力之不足。後者要到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亞洲金融危機之中及嗣後才充分顯現並超過前者。如今,香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特點,基本上應視為香港不足之一。

 (三)香港的優勢和不足不能由香港人自己說了就算,還必須聆聽國際社會的不同觀點。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歷史形成的香港種種優勢而自豪。但是,一個必須深思的問題是:為什麼在我們看來種種條件不如香港的內地沿海大城市如上海近10多年的發展明顯快過香港?

 再以深圳港口為例,起點低於香港港口,但發展速度驚人,很快就將超過香港港口。是香港既有的優勢消失了或不足增多了?不是。是內地其他大城市的優勢提升了、不足減弱了;是國際社會全面評估後對香港與內地大城市的優勢和不足的判斷發生了有利於後者的變化。

 (四)以上第三點又帶出新的一點:優勢和不足不僅是動態的,而且必須以行動來體現。

 上世紀90年代,因為工作,我得以目睹浦東從一大片工地崛起而成為一個現代經濟區。同樣,因為工作,近10年來,我幾乎日日目睹西九龍雜草叢生,一塊寶地長年遭風吹雨打。20年間,上海與香港差距儘管縮小,卻依然存在。但是,一個新浦東已然建成,而一個西九龍依舊荒廢。

思考應對「遠慮」與「近憂」

 香港有過輝煌的成就。香港追求繼續輝煌。香港希望更加輝煌。但是,理想的實現取決於行動。

 現在,是香港社會全面深刻反思的時候了!我們對香港的現狀滿意嗎?香港的種種優勢為什麼沒有表現為一系列創造性行動?香港有哪些不足?是否存在著優勢正轉化為不足的現象?回歸快12年了,這12年間比較香港與周邊類似的經濟體,香港是進步了抑或大體停滯不前?再過12年,當上海於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時,香港將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為回答這一系列關乎香港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承擔最主要的責任,承擔引導香港社會思考的責任,承擔謀劃、決策並實施決策的責任。即使面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不斷在全球擴散,香港必須把「遠慮」與「近憂」緊密相結合,一起思考,一併應對。

相關新聞
清醒認識香港優勢和不足 (2009-04-14)
抓穩香港優勢 迎上海競爭 (2009-04-14)
G20峰會後的全球貿易 (2009-04-14)
電盈私有化應妥善處理 (2009-04-14)
泰國動亂帶出的疑惑 (2009-04-14)
美國防為何轉變 (2009-04-14)
提升海權意識 維護中國海權 (2009-04-13)
當局應發千元教科書津貼 (2009-04-13)
改進香港金融監管機制 (2009-04-13)
多極化不可逆轉 (2009-04-13)
互信合作的正能量作用 (2009-04-13)
「普選」並非萬能 (2009-04-13)
六答控煙誤解 (2009-04-13)
議會粗口事件與政黨博弈 (2009-04-11)
中國與東盟峰會的現實意義 (2009-04-11)
中日深化防務交流的探討 (2009-04-11)
精神力量能打勝仗 (2009-04-11)
奧巴馬鞠躬? (2009-04-11)
推動電子學習 (2009-04-11)
警惕美國製造通脹禍害世界 (2009-04-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