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澳門派錢 香港怎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8]     我要評論

莫家豪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主席

 期望港府拿出政治決心,採取更有力的「調控市場」手法,因為當前面對「市場失效」,我們總不能以「積極不干預」政策來「等運到」。

 香港立法會將於下周就財政預算案進行表決。昨日,澳門特首何厚鏵在澳立法會答問大會中「加碼」派錢,向澳門永久居民發放6000元現金,非永久居民亦獲3600大元,何特首又派發500元醫療券,涉款逾30億元。有鑑於此,不少本港立法會議員批評香港政府在處理因全球金融危機所引發「經濟衰退」「落藥不足」。據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望爭取議員們通過其預算案,有意在預算案後研「加碼」。面對澳門政府再度派錢,本港政黨又要求政府「加碼」。究竟香港應否仿效澳門政府向市民「派錢」?

針對需要社群派錢

 政府向市民派錢的做法,可以一時間取悅於民,但非長治久安之計。筆者相信港人期望政府善用公共財政,在略有財政盈餘時,應「對症下藥」,政府可考慮對弱勢社群及低收入家庭,特別針對在今次全球金融危機被裁的港人,為他們提供一次過現金援助,以濟時艱。通常在遇到經濟危機時,我們會動用公共財政來救助社會裡最窮乏的一群,此舉無可厚非,但我們要切記今次金融危機對不少從事相關行業的同寅造成很大的影響,政府可考慮發放特別現金援助來幫助這群在危機「旋渦」中渡日的專業人士(失業者)提出援手。

資助中小企創就業機會

 以澳門本地生產總值計算,何特首提出的紓困措施,佔當地2008年本地生產總值的1.7%。而曾俊華司長2月公布的預算案提出的83億元寬免措施,只佔本港08年生產總值0.5%,比例遠低於澳門的「派錢」措施。有議者呼求港府大派金錢和市民共渡時艱,筆者不甚贊同。一次過向市民派錢可獲得一時掌聲,但在政治上構成了一種新「負擔」,以後當再遇到類似危機時,市民會同樣發出相關「派錢」訴求,此舉將為未來政府及主政者帶來無限政治壓力。反之,我們期望港府拿出政治決心(political will),一改以往「小政府、大市場」的治港模式,採取更有力及更靈活的「調控市場」手法,因為當前我們面對「市場失效」(market failure),我們總不能以過時「積極不干預」政策和「等運到」心態來營造有利營商環境。

 香港政府應學習內地以及新加坡等城市,政府為了吸引外國及本地投資者到當地發展,每每提供稅務寬減、土地津貼等不同方法以吸引海外投資者。港府應善用盈餘來協助中小企業創業或趁成本較低環境下擴展業務,為香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此外,港府亦可思考如何協助大學生創業,甚或找出方法鼓勵中小企開創更多為未來數月將投入勞動市場的畢業生提供創業和就業機會。

投資未來 發展教育

 筆者日前到新加坡進行訪問,有關教育部官員表明在經濟衰退期間,新加坡政府絕不減少對教育投資。單在2009年財政年度,新加坡政府會投入87億星幣於教育,其中21億用在三所大學;11億用在五所理工學院和兩所藝術學院。政府又提出短期學習資助計劃來資助專上學生進修,又推遲大學生借貸的還款期。為了打拚獅城成為亞洲教育樞紐,新加坡又銳意發展更多大學教育,並計劃在2015年時適齡人口百分之三十能修讀大學學位課程。與此同時,政府又透過資助21歲以上的新加坡居民可循其私立大學SIM University以兼讀形式完成學位課程。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又計劃成立第四所大學及發展另一所博雅(Liberal Arts)學院。凡此種種,充分表現出當地政府高瞻遠足,積極轉危為機,投資未來,建立更有競爭力的新獅城。

 反觀港府就本港大學發展欠缺長遠策略,仍以過時的一萬四千五百個大學資助學額為「金剛圈」圍困本地大學發展。甚至對教院銳意發展成為多學科大學之議題,政府仍「議而不決」,仍未就有關提案作出學士學額的調整。作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在迎戰全球經濟危機時,又面臨如溫家寶總理明喻港府及港人「不進則退」的情景下,我們必須摒棄過時思維和做法。當鄰近地區都紛紛對教育投入及創造理想人才場景奮進衝前時,我們特區政府仍對能否增撥資源來拓展本港人才培訓的「窗口」,真是叫人「嘆為觀止」。港府在想什麼?派錢不如投資未來,此舉真正藏富於民,望曾司長能參考海外國內經驗,又望教育局官員放棄官僚思維,真心為港辦事。

相關新聞
人文西九 人民西九 (2009-04-18)
澳門派錢 香港怎辦? (2009-04-18)
博鰲論壇:兩岸政治探索的平台? (2009-04-18)
要競爭須有超人努力 (2009-04-18)
醫療護短威脅生命 (2009-04-18)
開發南沙 經略未來 (2009-04-17)
從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2009-04-17)
泰國政局走向分析 (2009-04-17)
增加配套措施落實校園驗毒 (2009-04-17)
媒體應該迎接新挑戰 (2009-04-17)
虛榮的代價 (2009-04-17)
禮崩樂壞的世界 (2009-04-16)
公眾人物應注意言行後果 (2009-04-16)
泰國亂局的背後 (2009-04-16)
香港節能之路任重道遠 (2009-04-16)
競爭決定金融前途 (2009-04-16)
粗言議會形象傳到新加坡 (2009-04-16)
謹向失業青年進言 (2009-04-16)
溫總理鼓勵香港迎接挑戰 (2009-04-15)
既生「薩」何生「奧」? (2009-04-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