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泰國亂局的背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6]     我要評論

李因才

 「黃衫軍」鬧罷,「紅衫軍」登場,不到四個月,街頭政治再次在曼谷重現。泰國似乎陷入了一種政治怪圈:選舉出來的政府始終被當作一部分人的政府,失落的另一部分人則尋求體制外抗爭,直到迫使政府倒台。雙方惡鬥得死去活來,國家則陷入周期性動盪。政府變得毫無威信,可憐兮兮的如皮球一般,被兩派踢來踢去。

 自2006年開始,街頭政治這種無序的政治參與方式就先後拉倒了三屆政府。一次通過軍事政變方式,另兩次通過溫和的憲制政變方式,由憲法法院出手迫使沙馬和頌猜在不足三個月間相繼下台。由於屢試不爽,三次示威結果都讓參與者心滿意足,且不受任何懲罰。因此,比起漫長艱苦的體制內鬥爭,這種高效率的方式更樂意被不同派別採用。更重要的是,由於三次打擊的都是他信勢力,政府遭「逼宮」倒台,通過大選方式實現上台掌權的體制內途徑堵塞,他信支持者自然選擇了街頭政治,意圖以對手之方式達到同樣之目的。

亂局禍根在於民主不足

 很多評論將泰國目前的政治僵局歸結為經濟層面的衝突,認為該國劇烈分化的貧富差距導致兩派角力不斷。經濟原因固然是泰國社會分裂的深層次原因,但很難解釋街頭政治的盛行和民選政府的輪番倒台。在筆者看來,泰國系列政治危機的更重要原因,在於泰國民主制度的虛弱無力。

 自1932年確立立憲君主制至今,泰國的民主化雖已走過70餘年歷程,但由於不斷遭受軍事政變的挫敗,致使泰國的政治發展既沒有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那樣建立起穩固的威權體制,也沒有像菲律賓和印尼那樣在民主化之後建立起穩定的民主政體,而是在動盪和軍事政變中來回搖擺於軍事威權、半民主和民主政體之間。

 不僅如此,由於泰王的尊崇地位,民眾的效忠對象既可以指向泰王,又可以指向民選政府,完全視哪方更能滿足自我利益。一旦民選政府試圖脫離傳統政治運行的軌道,努力尋求建立唯一的權威中心,正如他信政府那樣,就必然造成傳統和現代這樣兩種不同政治組織原則之間的對決,而不同勢力在各自背後的擂鼓助威,勢必會撕裂社會。

 可以想見,在這樣雙重強權勢力的夾擊下,民選政府肯定處境尷尬,難以確立威信。這樣,一方面,當民眾權利意識覺醒,要求影響政治議程後,虛弱的民主制度很難提供有效順暢權威的制度化參與途徑,間接導致體制外街頭運動的興起。

 另一方面,當出現突發事件時,政府也難以單獨應對。由於缺乏強力後盾,民選政府隨時要看泰王和軍方的臉色。因而,很容易解釋為何軍事政變後的三屆政府在示威群眾面前都顯得瞻前顧後,猶疑不決,沙馬和頌猜任內兩次宣佈實施緊急狀態,最後都無果而終,只待束手就擒;也很容易解釋在「黃衫軍」和「紅衫軍」面前,數量龐大的警察為何形同虛設,以致一再上演類似包圍國會、總理府、佔據機場、衝擊東亞峰會會場這樣的事件。

 由此觀之,泰國顏色亂局禍根不在民主,而在民主不足。要走出當前困境,還需進一步深化民主制度,提升其威信和能力。否則,泰國還將沉溺於此種「自殘式」的瘋狂「顏色」角逐中難以自拔。

相關新聞
禮崩樂壞的世界 (2009-04-16)
公眾人物應注意言行後果 (2009-04-16)
泰國亂局的背後 (2009-04-16)
香港節能之路任重道遠 (2009-04-16)
競爭決定金融前途 (2009-04-16)
粗言議會形象傳到新加坡 (2009-04-16)
謹向失業青年進言 (2009-04-16)
溫總理鼓勵香港迎接挑戰 (2009-04-15)
既生「薩」何生「奧」? (2009-04-15)
蔣經國的資產與神話 (2009-04-15)
華盛頓自砍美元「搖錢樹」 (2009-04-15)
「不進則退」含義深遠 (2009-04-15)
香港不進則退 發展著眼長遠 (2009-04-15)
香港超越國際人權標準 (2009-04-15)
救市分兩步 預算先通過 (2009-04-15)
泰式「街頭民主」的無奈 (2009-04-15)
追思經國先生之義 (2009-04-15)
規範漢字事在必行 (2009-04-15)
清醒認識香港優勢和不足 (2009-04-14)
抓穩香港優勢 迎上海競爭 (2009-04-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