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措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20]     我要評論

陳家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特區政府會繼續緊貼最新經濟形勢,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採取適當及富針對性的紓緩措施,以減輕市民和企業的困難。我們落實紓緩措施的方針是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同時,我們在對抗金融海嘯之餘,亦會兼顧政府財政的長遠狀況和社會的長期需要。

 財政司司長在二月底發表2009-1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後,公眾對預算案採取反經濟周期開支政策這一議題作出討論。我希望在本文列舉一些事實,使大家更明白預算案對經濟具有擴張性的影響。反經濟周期政策指政府通過財政或其他措施以抑制或紓緩經濟出現過熱或衰退的情況。具體來說,當經濟收縮時,如果政府增加支出和減少收入,這就是一個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了。

預算案對經濟具刺激作用

 在目前全球經濟嚴峻的背景下,利用財政措施來刺激經濟在短期內是必須的,但正如不少著名經濟學者亦提出忠告,長期而言,各國政府必須考慮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在編制2009-10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我們清楚表明會繼續以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去紓緩經濟收縮的壓力,以及增加內需和就業機會。2009-10預算案的擴張力度究竟有多大?我們可從三方面作分析。

 第一,在公共開支方面。今年的公共開支預算達3,194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9.4%。當對比2008-09年度時,我們必須注意去年的公共開支中,有數個項目涉及資金轉移,而不會即時影響經濟或本地生產總值。這些開支項目包括給西九管理局的216億元一筆過撥款、注資180億元設立研究基金、向強積金戶口注款86億元,以及支援四川重建工作的60億元等。因此,在計算政府開支對經濟的影響時,不宜將這些項目包括在內。如果將這些特殊項目扣除,去年的公共開支大約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6.7%。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去年的16.7%顯著上升至今年預算案的19.4%,說明這份預算案對經濟是具有擴張性影響。

 第二,在政府收入方面。2009-10年度財政預算案的總收入為2,617億元,比2008-09年度的修訂預算收入估計減少512億元,比2007-08年度的收入減少967億元。這部分反映了政府的寬免措施,例如寬免兩季的差餉就涉及42億元。由於政府收入減少和支出增加,2009-10年度的財政赤字預算為399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4%;而2008-09年度的修訂預算則大致平衡。財政赤字的大幅增加顯示2009-1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對經濟的影響基本上是擴張性的,表示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是具有刺激經濟、對抗衰退的作用。

 雖然我們所推出的財政措施不可能扭轉由惡劣外圍環境所帶來的困局,但過去幾個月本地消費市道仍保持相對平穩,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府在去年下半年以至今年首季推出一系列紓困措施所起的緩和效應。

 第三,對比其他經濟體的財政方案,我們在去年及今年所推出的財政刺激措施力度,一點也不遜色。在2008-09年度財政預算案以及去年7月,政府公布一系列的利民紓困措施,再加上2009-10年度預算案的各項寬免措施、加快小型工程和創造就業的額外開支,這些財政刺激措施所涉及的總金額已超過700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三月發表的報告指出,在2008年及2009年G20國家平均而言,迄今為對抗危機所推出的財政刺激措施,兩年累計僅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3%。由此可見,我們所推出的財政措施的力度,是遠高於很多其他經濟體。

 粗略估計,政府在去年和今年兩個財政年度所推出的特殊措施,在計及各項支出的入口成分和所產生的乘數效應後,單在2009年已可提升本地生產總值約1.5%,即是說,如果沒有這些措施,今年香港經濟的收縮幅度將會更甚。

保持中長期財政穩健

 當然,我們亦明白,擴張性的財政策略是非常時期下的手段。我們不可被金融海嘯打亂陣腳,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較長遠的角度審視政府的財政策略,確保在海嘯過後,我們的財政仍然是穩健的,足以支持經濟持續發展。

 今年財政預算案所採用的刺激經濟措施,主軸是加大中小工程,加快基建,在有限資源下,應使得使;但同時亦要確保政府有足夠能力應付未來經濟仍有變數的風險。在中期預算方面,我們貫徹審慎理財原則。在今年財政預算案,我們預計政府的經營帳目雖然在未來三年會出現赤字,但在2012-13年度會回復盈餘。此外,隨著基建工程陸續上馬,在未來數年,基本工程每年開支將會處於非常高的水平,預計可達500億元。即使外圍情況未完全恢復,這些基建工程量也能為香港經濟復甦注入大量動力。

相關新聞
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措施 (2009-04-20)
應予台客免簽訪港待遇 (2009-04-20)
只靠金融中心靠不住 (2009-04-20)
關於何時退休 (2009-04-20)
香港為什麼失去優勢 (2009-04-20)
從政人士的退休保障 (2009-04-20)
誰最想踢走黃成智 (2009-04-20)
人文西九 人民西九 (2009-04-18)
澳門派錢 香港怎辦? (2009-04-18)
博鰲論壇:兩岸政治探索的平台? (2009-04-18)
要競爭須有超人努力 (2009-04-18)
醫療護短威脅生命 (2009-04-18)
開發南沙 經略未來 (2009-04-17)
從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2009-04-17)
泰國政局走向分析 (2009-04-17)
增加配套措施落實校園驗毒 (2009-04-17)
媒體應該迎接新挑戰 (2009-04-17)
虛榮的代價 (2009-04-17)
禮崩樂壞的世界 (2009-04-16)
公眾人物應注意言行後果 (2009-04-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