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血戰》
文:東尼
工餘時同事談及近來電影的「德國潮」─較早的是湯告魯斯的《華爾基利暗殺行動》(Valkyrie);其後就有讓琦溫斯莉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至今仍然在香港各大影院上映的《讀愛》(The Reader);直至上星期的「疲弱」檔期,在僅僅只有四齣新片上映的情況下,「德國片」依然佔了一半,包括曾在今屆奧斯卡提名最佳外語片的《赤色風暴》(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及由新鐵金剛丹尼爾基克擔綱的《血戰》(Defiance)─也令筆者疑問,到底是否已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潮流?
就在《華爾基利暗殺行動》上映前跟一位德國交流生食飯,稍稍談及兩地(德、港)關心的文化議題,及至談上二次大戰、納粹,德國朋友突然一臉彆扭,原來德國的新一代都少有重提這段「新年舊事」,至少不會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但當然,作為上世紀最具影響力,也連繫一個國族榮辱最深的事件,很可以相信依然有許多人希望繼續在新世紀沙裡淘金,發掘更多可說的故事。因此在近來可見的德國電影潮下,全都為觀眾提供了新的故事藍本,不再正面刻劃種種關於希特勒的,又或者在諾曼弟登陸、D-days等具標誌性的事件上再生枝節,反而是追蹤一件暗殺事件、一個不甘受恥的戰爭罪犯或是側寫當時的政治軍旅(《赤色風暴》)和猶太人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為觀眾閱讀與理解歷史文本提供了更多不同的視點與面向。
《讀愛》所以受人歡迎,很大程度上是走出了過往同類電影的軌跡,不是戰火連天,也沒有一味譴責負責看管集中營的戰爭罪犯漢娜,導演提出了更似悲憫的疑問:沒有參與戰爭(甚至樂意承認戰爭罪責而獲得輕判)的人可高高在上作出指控,但如漢娜所言,那時那地她可做的又是什麼?在一切過後,她的立場、她背後的故事還重要嗎?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新片《血戰》同樣令人感動。1941年,德國攻入白俄羅斯,大肆屠殺境內猶太人。比斯基三兄弟因身在叢林而躲過一劫,後來由丹尼爾飾演的杜維亞帶領猶太人對抗了大自然的嚴酷與納粹的無情殺害。1944年德軍敗退,兄弟三人竟拯救了過千名猶太人,此事於1993年曝光,至今被拍成電影,使更多人在歷史課本以外認識到當時猶太人的受害實況,渡沼澤一幕更是賺人熱淚。
歷史的陰影將在當代的文本繼續徘徊、滋長,有關「德國」以後如何被演繹,演繹者的態度有何等的轉化,這些都似乎是值得繼續關心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