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梁柏賢表示,引入認證計劃,是希望公立醫院能持續改善服務。右為醫管局質素及安全部總行政經理彭飛舟。 本報記者 鄭佩琪 攝
【本報訊】本港公立醫院近年屢次爆出醫療及藥物事故,醫管局將斥資約1,000萬元,展開為期約3年的認證先導計劃。當局已鎖定首批為數5間的醫院作篩選,再挑選3間醫院接受獲委託的澳洲評審機構「把脈」,檢視臨床服務、風險管理、醫院事故通報機制等是否達到國際認可水平。預計明年度正式展開評審,期望12至18個月後完成首間醫院的評審。
該5間醫院包括明愛、東區、瑪麗、屯門及伊利沙伯醫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彭飛舟昨日表示,已選定獲得國際醫療品質協會(ISQua)認證的澳洲評審機構The 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s(ACHS)負責評審。該機構的人員將於下月初來港,了解本港公立醫院運作,並跟醫管局商討評審指標等細節,包括會否公布評審具體內容,今年度內會開始模擬評審,2010/11年度正式評審。
引入認證 預計明年「開審」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梁柏賢表示,會選出當中3間公立醫院接受評審,範疇包括臨床服務、風險管理、醫院事故通報機制等是否達到國際認可水平。期望在12至18個月後會完成首間醫院的評審。為確保公證性,ACHS會派出評審員來港,大部分是外地人,只有小部分是來自本地;他說,引入認證是希望建立統一的醫療服務質素水平,公立醫院可持續改善服務,「不是『肥佬』就不讓它繼續做。」
評審分5級 4年1周期
彭飛舟說,當局會斥資約1,000萬元推行有關計劃,當中部分用於籌備、顧問意見,另有部分用於培訓本地的評審員;亦會推動參與計劃的醫院展開自我評核。他說,引入認證計劃,通過醫院互相比較,提高醫院監控透明度及服務質素,改變醫院文化,當局會努力消除員工疑慮及工作壓力增加等挑戰。
曾到澳洲視察ACHS運作的醫管局質素及風險管理顧問醫生雷兆輝表示,ACHS會制訂42項服務標準,其中12項是基本標準,醫院必須通過才合格,評級會分為5級別,由「little achievement」(少許成績)至「outstanding achievement」(超卓成績);每4年為1個評審周期,獲認證的醫院可以展示認證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