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武 時事評論員
政府日前公布了新一輪總值168億元的紓困方案,看得出政府在措施上花了心思,基本上各個階層的人士都能受惠,社會反應亦不俗。
政府選擇在現時大手派糖,顯然並非如一些評論所指是政治考量,因為如果是政治考量應該早派好過遲派,在財政預算案時推出有關紓困措施,既可滿足議員訴求,又可以讓市民盡快受惠,何必要忍受議員連續幾個月的窮追猛打呢?按政府一貫思維,任何政策都是建基於經濟數據,有充足的參考資料才會出招,這是政務官向來重視的政策釐定理性。現時出招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政府都認同現在已經是最壞或是極壞的時候。
本港第一季的本地生產總值同比急跌7.8%,失業率回升至5.3%,種種數據都顯示本港已陷入經濟衰退的深淵,所以政府才毅然推出168億的紓困措施。然而,以金額計,168億不算少但肯定不算多,紓困有餘,刺激經濟卻不足。
紓困貴在直接,錢直接落市民袋,市民才能馬上受惠。不過如果寄望市民手上多了錢後,有助拉動內需,似乎不大實際。佛利民的「消費的長期收入理論」,論證了個人消費水平是十分穩定,主要由長期收入的變化而決定,大致上不受一次過的收入增益或減損影響。單靠一次性的寬免退稅措施,是不能顯著增加消費,布什執政晚期大手退稅,但效果只是曇花一現已是明證。此外,紓困措施的效用往往是呈遞減趨勢,第一次或者可以提振市民信心,但之後內容都是差不多時,措施的效用會不斷削弱。
目前,各先進經濟體系的救市方案,重點都不是放在紓困之上,而是集中振興經濟,因為各國的社保體系健全,市民儘管失業、經濟困難,社保網都能提供適當支援,政府不必再推出形形色色的紓困措施。本港社保同樣做得不錯,唯一欠缺的只是失業保障的一塊,只有政府立定決心填補這塊社保軟肋,市民的保障便可大大加強。這時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資源在振興經濟之上,不必每次都是在紓困上團團轉。
過去,政府每次遇上經濟不景時,都是沿用港英時的舊思維,只給市民開止痛藥,以待外圍經濟回暖,資產市場回升帶動復甦。但本港坐擁龐大儲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公帑理應用在刀刃上,為經濟尋找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