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袁寶榮醫生指病人只需每月監察有否癌變,可取代頸淋巴腺清掃手術。本報記者譚靜雯 攝
【本報訊】(記者 譚靜雯)舌頭長白點,不少人誤以為熱氣生痱滋,若逾兩周未痊癒,可能已患上舌癌。舌癌擴散速度因人而異,最快有患者2、3個月由第1期惡化至第4期(末期);亦有約3至5成舌癌患者手術後仍復發,並誘發隱藏淋巴腺癌。為杜絕癌病復發風險,過往病人會做頸淋巴腺清掃手術,費用逾10萬元。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出,透過超聲波監察器,病人只需每月定期覆診及早察覺癌細胞,可取代清掃手術,減省醫療開支,以及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
2月內可惡化至末期
本港每年約有100名新增舌癌患者,年齡由14歲至80多歲,以60歲男患者居多。誘因包括經常吸煙和飲酒,9成男病人有吸煙習慣,早期病徵跟生痱滋相近,舌頭會出現潰瘍、白斑和紅斑,嚴重者會引致頸部腫脹,吞嚥及說話困難。
港大醫學院耳鼻喉科名譽教授袁寶榮表示,患有早期舌癌(第1及2期)病人,即使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仍有3至5成病人會復發,癌細胞並會演變成隱藏淋巴腺癌,舌頭腫瘤愈厚,癌變機會愈高,99%舌癌患者會在術後首20個月內復發;有15%舌癌病人更會同時罹患其他癌症,曾有病人試過誘發5種癌症。
4成術後出現併發症
過往,醫生會為病人做頸淋巴腺清掃手術,切除頸部淋巴腺,私家醫院手術費高昂,由10萬至15萬元不等。他指出,清掃手術死亡率為1%,曾有病人在手術期間因出血過多壓住氣管引致死亡;亦有30%至40%患者術後出現併發症,如細菌感染及引發肩頸活動障礙的後遺症等。袁寶榮剛於國際醫學雜誌刊登最新研究顯示,病人定期每月進行1次超聲波監察能取代清掃手術,淋巴復發率達31%,但因能及早發現癌變,死亡機會近乎零。
現年44歲公務員蔡先生於2007年底不小心咬傷舌頭,惟傷口久醫不癒,經兩次化驗在去年4月證實舌頭左邊患早期舌癌,隨即做腫瘤切除手術。其後,他拒絕進一步接受清除頸淋巴組織手術,改為每月定期覆診及接受超聲波監察。但不幸他於去年9月癌症復發,發現淋巴腺有兩個分別0.5及1厘米大的癌細胞,遂進行頸清掃及電療,現已康復重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