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寫月餅有點意猶未盡,今天再補上一筆。自從內地實行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連香港已不流行的昔日每屆大時大節,都要向上級送禮的習慣,也照搬過來,在內地明目張膽流行起來。近年最為人詬病的是,以不同名目作超級豪華裝潢的月餅禮盒,除了送禮討好對方以外,從內容的級數也在在顯示送禮者的「誠意」。
說到送禮南北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設施」。還記得幾年前因工作關係,不時要到北京,細心留意當發現北京有種「環保行業」是上海及廣州所無的。那就是專門販賣及回收洋酒、香菸及冬蟲草的店舖。按道理這些並不是如手錶、鑽戒之類屬於耐用消費品,即使買來送禮(或者自用)也該不會有人願意買二手貨吧?但既然舖面的宣傳板特別強調回收,很明顯地必然有人有用不完而又要兌現的大量物資。
再講明白一點,大家就知道真相所在及箇中微妙。這些店絕大部分都坐落在一些政府部門附近的橫街,故可以相信整個流程是:首先有人要到政府部門走動請托,就先到這些店選購禮品,禮品送到受禮者手上後,最終又會有人捧着這批貨品要求這店舖回收。
禮品走了一圈又回到原來的起點,等待下一次再肩負起神聖的交誼「任務」。說穿了那些所謂洋酒、香菸及冬蟲草禮盒,內裡是甚麼並不重要。反正沒人會介意是否已逾最佳食用期限,只要出售它的人答應在收取少量手續費之後必然會原價回收,管它是洋酒、香菸、冬蟲草甚至一塊磚頭,準會有人願意買來送禮。重要的是它們就是變現的籌碼,有人會拿來享用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