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回族小小口弦 彈出悲喜愁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報駐寧夏記者 王尚勇、郎宏偉

 今年73歲的回族老人馬蘭花做夢也沒有想到,彈口弦子不僅讓她實現了去首都北京的夙願,見了世面,而且還從文化部捧回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回族民間器樂代表性傳承人的證書。近日,記者專程趕赴寧夏靈武市郝家橋鄉崔渠口村四隊,走訪了馬蘭花一家,聆聽老人講述她與口弦60餘年的難捨情緣。

 口弦,是回族民眾喜愛的樂器,馬蘭花告訴記者,在當地,口弦又叫「解麻纏」,是回族婦女在心情憂傷時最愛彈的。她說,6歲時跟着父親賣雜貨,推銷口弦,並開始學習彈口弦,彈了60多年,口弦從不離身。

相伴60載 口弦難捨

 馬蘭花老人說到興頭時就「叮叮咚咚」地彈了起來,她告訴記者,老伴十餘年前得了腦血栓,一直癱瘓在床。一個兒子在13歲時得了腎炎,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生命延續到27歲。還未從老年喪子的悲痛中緩過神來,大兒子又查出了心臟病……這一連串的生活打擊,讓她內心十分痛苦,但靠着一把弦子,在多少磨難面前,也沒有跌倒。馬蘭花說,「多虧有口弦陪伴着我,使我度過了生活的苦難。高興時彈,憂愁時也彈,有時,彈到傷心之處,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但是,彈過之後,就會覺得心情舒暢,現在弦子想扔都扔不掉了」。老人打了個形象的比方,「聽說現在一些年輕人上網有癮,我是彈弦子也有癮,有時彈一整夜都不會累,第二天照樣可以下地幹活」。

傳承四代 獨具特色

 「馬氏口弦」源於甘肅,至今已傳承四代,到第二代傳人馬金貴時,口弦的製作工藝、演奏技巧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老藝人馬金貴去世後,大女兒馬蘭花繼承了老人的彈奏技藝,成為靈武口弦藝人中的帶頭人,兒子馬義珍則子承父業,熟練掌握了製作口弦的技藝。

 「馬氏口弦」與我們常見的鐵製口弦不同,它是竹口弦,看起來簡單,但做法頗講究工藝。一把好的口弦,都是用精選的竹子切成長5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鍋裡炸一下,然後拿出來用刀精心去削。做一把口弦需要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這樣做出的口弦,珵亮光滑,結實耐用,不易破裂;從效果上看,音量適中,清脆柔和。單人演奏口弦時,聲音不是很大,但多人合奏時,輔助以節奏變化和技巧配合,時純時渾,悠揚纏綿,聲音也就大多了。

 在採訪中,馬蘭花的弟弟馬義珍告訴記者,他父親有時一天能做100個口弦,在當地非常有名,人們紛紛慕名前來購買。在家裡沒有經濟來源的艱苦歲月裡,製作口弦又成為一家老少重要的謀生手段。

馬氏口弦 自成一派

傳承有望 雖然在寧夏其它地方也有口弦彈奏藝人,但僅就彈奏技巧而言,靈武的馬蘭花自成一派,技藝十分精湛,她說:「弦子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你得用心去聽」。

技藝傳承 任重道遠

 2007年春季,在各界支持下,馬蘭花老人發動起家人和村民,成立了「馬氏口弦」演奏小組,成員有12名,年齡最大的70多歲,年齡最小的30歲。經過培訓,演奏小組的成員彈得有模有樣,目前已經練習了4首曲目《駱駝鈴》、《苦難歌》、《廊簷滴水》和《東方紅》,並多次公開演出,得到了大眾廣泛好評。儘管如此,馬蘭花老人仍覺得小組成員練習得遠遠不夠,「她們彈得直來直去,沒有回聲,用氣的方法也不對,遠遠沒有達到高水平演奏的要求」。

 馬蘭花介紹,她從第二代傳人父親那繼承的演奏技法和曲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小組其他成員目前只是學到了她的皮毛,彈奏技巧和用氣方法還達不到「和諧共震」。今年她已經73歲了,如果再不加快培訓進度,「馬氏口弦」或許最終將變成活化石。

 記者也了解到,由於演奏小組成員都是當地農民,只能在農閒的時候彈一彈,很難集中進行系統的培訓,且由於受眾面小,馬氏口弦的傳承如果突破不了家族式傳承,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窄。

政府扶助 熱潮重現

 近年,靈武市委、政府為了鼓勵「馬氏口弦」演奏小組發展,做了一些努力,對隊員們繼續培訓,量身訂做了演出服,還經常給他們發放各種補助,並挑選一些優秀的年輕人跟馬蘭花老人學習口弦,讓「馬氏口弦」很好地傳承下去。

 自從靈武市郝家橋「馬氏口弦」被命名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引起了廣泛關注,寧夏的很多地區出現重拾口弦的熱潮,保留着古樸音色的回族口弦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馬蘭花老人認真地告訴記者,有這麼多的支持和幫助,我相信,子孫肯定能把「馬氏口弦」傳承下去,絕不讓口弦技藝失傳。

消閒「解麻纏」 聲如採蜜蜂

回女摯愛 口弦,又叫「口兒」、「解麻纏」,小巧雅致、便於隨身攜帶,是過去寧夏回族婦女十分喜歡的小型彈撥樂器。它沒有什麼明顯的音調,主要是通過口形、氣力、節奏等表達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彈口弦一般是農家婦女們農閒時的消遣,挽起袖子裡取出口弦,坐在炕頭上彈撥起來。

 口弦樂聲不大外揚,如同一隻採花的蜜蜂在屋簷頭上嗡嗡地繚繞,如春蠶吐絲,燕子啣泥,吹奏者悠悠的心事全溶在那「貝貝兒邦,邦邦兒貝」的口弦聲中。娓娓纏綿的口弦聲,最適宜表達回族婦女們的所思所想,為此,回族婦女愛不釋手。口弦的曲調比較固定,有「廊簷滴水」、「駱駝鈴」、「珍珠倒捲簾」、「五哥放羊」、「腳戶歌」等口弦令。

相關新聞
違規跨境車牌 地下市場蓬勃 (2009-06-22) (圖)
國慶百日倒數 首都進預熱期 (2009-06-22) (圖)
回族小小口弦 彈出悲喜愁樂 (2009-06-22) (圖)
韓國「爸爸」義育16雲南孤兒 (2009-06-21) (圖)
大禹治水獲文化新解 (2009-06-21) (圖)
天下過濾不良網 非獨中國築綠壩 (2009-06-19) (圖)
荷爾芭莉 吳宇森 齊捧傑出貢獻獎 (2009-06-14) (圖)
內地私家偵探:舊時偏門今大熱 (2009-06-14) (圖)
關懷社會另類方法 用歌投訴 唱出不滿 (2009-06-13) (圖)
開心不開心 其實好簡單 (2009-06-13) (圖)
高油價恐釀滯脹 企業腹背受敵 (2009-06-11) (圖)
《義勇軍進行曲》──全世界最好的國歌 (2009-06-11) (圖)
泛珠論壇今揭幕抗海嘯成主題 (2009-06-09) (圖)
美大舉發債填氹 恐爆貨幣危機 (2009-06-08) (圖)
電子廢物擬徵費 最多佔售價5% (2009-06-08) (圖)
中國申遺工程二之二 (2009-06-08) (圖)
甘南藏區巴東響 莎姆歌舞祈太平 (2009-06-08) (圖)
中國申遺工程二之一 (2009-06-07) (圖)
原材料市場9成商家苦撐 木材塑料皮革業成重災區 (2009-06-04) (圖)
珠三角.海嘯新衝擊之:盛況不再 (2009-06-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