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任重道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3]     我要評論

馬建波

 對於美國這樣一個習慣揮舞魔棒和追求自由價值的金融帝國而言,奧巴馬的金融改革方案必將會觸及各方的既得利益,也必會受到各種阻撓。但改革方案的核心就是要重建和確保美國金融體系的安全,並充分保障投資者利益。美國華爾街金融體系正面臨危機,奧巴馬的金融監管改革也將面臨挑戰,可謂「任重而道遠」。

 6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終於推出了上任以來「百日維新」又一重大改革力作,即「全面重整美國金融監管架構的改革方案」。該方案的制定,歷時8個半月,厚達85頁,堪稱自美國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全面、複雜和系統的金融改革方案。由於該方案打破了美國既往的金融結構平衡,劍指現時金融體系的各種積弊,必將觸及監管者或被監管者各方既得利益。因此,奧巴馬的新金融改革之路荊棘叢生,並非坦途,或將遭遇華爾街的強烈牴觸。

劍指體系積弊 改革荊棘滿途

 首先,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方案的推出,是美國金融和世界金融發展趨勢的必然和必須。自二戰後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80年代後,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為美國確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量和強大的現代超級金融體系建立了基礎。美國牢牢控制了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高端(資訊科技業和超級金融服務業),世界各國產業為其配套和服務,美元定價和結算全球貿易、資產的儲備幣地位得以強化和鞏固。正是在這樣一種毫無制衡、無所節度的美國金融格局下,華爾街成為了全球金融衍生品汜濫、金融欺詐和經濟泡沫孳生的溫床。美國次按危機和去年9月雷曼兄弟的倒閉,終引爆全球金融大海嘯,並重創世界經濟。充分暴露出華爾街金融體系與監管格局出現了嚴重的漏洞和問題,已不適應世界經濟與金融發展形勢的要求,必須盡快重整革新。

 第二,隨着中、俄、印、巴「金磚四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格局正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國際結算「去美元化」已成趨勢。近年來,金磚四國間和對歐盟及東南亞的貿易額不斷擴大,新興經濟體謀求本幣結算和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的願望日益高漲,並希望增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話語權。全球資產儲備和貿易結算也將由單一的美元計價,逐步轉向多元的幣種掛鉤,美元正失去往日硬通貨的獨特魅力。加之美國近年為求自救泡沫經濟,不斷超發美元,透支全球資產和貿易盈餘,及近期的全面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美元長期弱勢成為定局,全球貿易的美元單一結算,最終將被多元化的結算機制代替,華爾街金融體系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因此,奧巴馬要振興美國經濟,確保美元強勢地位,就必須深刻檢討美國的金融弊端,大刀闊斧地改革重建華爾街金融體系。

 第三,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方案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一是立足於現代金融的監管架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重整,最大限度擴充美聯儲的監管權力,並增強與財政部的協同監管效率,以嚴防和杜絕美國金融安全和系統性風險的危機。

 二是加強聯邦政府各金融監管架構的配置和業務功能調整,以增強透明度和監管職能效率。如廢除原隸屬於財政部的儲蓄機構管理局(OTS),及其與金融機構一致性的寬鬆監管規條,有關職能納入國家銀行監管局,並統一管理金融業。同時,增設消費者金融保障局,統籌管理原由聯儲局和其他監管機構負責的抵押按揭等金融產品,形成分級監管責任制度。

加強對金融業的運作監管

 三是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的微觀監督機制,設置防火牆,以確保其運行的穩定和投資者的安全。如提升金融機構資本緩衝的要求;資產抵押證券發行商有新的匯報條例;證券化產品發起人、保薦人和經紀須最少預留5%的風險,債務發起人不能轉嫁風險等,以收緊對CDO或CDS等槓桿產品的控制。

 四是進一步擴大對金融產品的監管範圍,以充分確保投資者的安全和利益。如監管機構不僅要監管場內金融產品,場外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也必須納入監管視線。加強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監管協調,以堵塞監管條例漏洞和惡意投機的風險空間。

相關新聞
準確判斷香港政治形勢 (2009-06-23)
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任重道遠 (2009-06-23)
舊區重建的思考 (2009-06-23)
正生事件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2009-06-23)
精神狀態最重要 (2009-06-23)
儒家教育取代出國留學 (2009-06-23)
發揮潛力 邁向知識型經濟 (2009-06-22)
將心比心 支持正生盡快遷校 (2009-06-22)
葉卡捷琳堡拓中國多邊外交 (2009-06-22)
再說伊朗的變與不變 (2009-06-22)
大陸須重建出租公房 (2009-06-22)
教育須德智並重 (2009-06-22)
民共對話應提上議事日程 (2009-06-20)
香港的文化月曆 (2009-06-20)
一場補選引爆宿怨 (2009-06-20)
中國準備好減持美債嗎? (2009-06-20)
馬英九談統一不出奇 (2009-06-20)
香港為什麼不能 (2009-06-20)
美元儲備單一化正走向結束 (2009-06-19)
落實深港合作有何良方? (2009-06-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