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不要再和本地財主糾纏下去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韓寒(右)忙於賽車。

文:蕭 坦

 現在傳統紙質傳媒人才紛紛向網路傳媒轉移,讓人擔憂報紙雜誌這些傳統讀物的前途。但傳來的一個新消息給悲觀者帶來一線希望。四月份,內地暢銷作家韓寒在自己BLOG裡說,他會為一份即將創刊的雜誌擔任主編。

 韓寒在另一篇BLOG裡為這份還沒有出現的雜誌徵集稿件。他說,佔一半的文章作為推薦文章,稿酬為內地同業稿酬的10-40倍,即1000字/2000元,而普通稿件稿酬也為同業的10-20倍,即1000字/1000元。這樣的稿酬相信會吸引到很多文學青年,該文點擊量近四百萬人次,短短五天後已經收到一萬多封投稿。

 至於韓寒自己,擔任主編的酬勞是七位數,他也會在雜誌上撰稿,但不再領取稿酬。

 為這本還未創刊的雜誌能提供這麼優渥的酬勞的投資方是聚星國際。從新聞報道看,這家聚星國際是一家出版機構,從事的業務主要是暢銷讀物,主攻青少年市場。曾經在2008年與旗下有韓寒、安妮寶貝、張悅然、蔡駿、饒雪漫等暢銷作家的萬榕書業合作,當時報道雙方的投資額共1億人民幣。

 這本由韓寒主編的雜誌尚未有上市跡象,聚星國際說,由於韓寒目前忙於賽車,雜誌出版大致延期至8月,一冊112頁,首印30萬冊。

 目前香港的文化出版低靡,除了一個巴掌就可以數完的幾家雜誌和報紙副刊可以刊登小說,其它媒體已經全部轉向生活消費類型。僅存的刊物稿酬也低得可憐,完全無法同內地同等級的媒體相比。內地的20多歲的年輕作家可以憑藉小說獲取巨額版稅收入,香港的年輕作者卻只能把創作當作個人興趣來維持,大多數都是自費出書,連銷售都要自己操心,即便是出版社出資出版的,許多作者能獲得的版稅也只有數千港幣而已。

 我不再呼籲香港的大財團資助文化,也不再抱怨香港政府沒為文化創作提供支持。這種呼籲和抱怨,除了讓人日復一日的衰老和消磨,並且失去尊嚴,沒有任何其它作用。如今香港文化人最好的出路,是尋求與內地文化機構以及資本合作,憑藉香港生活的獨特經驗,一定可以爭取到內地讀者。這麼一塊充其量幾百萬人的區域,放棄了,不可惜,不要和它一起沉淪。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笙簧百囀」:中國笙的前世今生 (2009-07-04) (圖)
文化觀察‧不要再和本地財主糾纏下去了 (2009-07-04) (圖)
文化觀察‧聽周南、魯平講述香港回歸 (2009-07-04) (圖)
文訊:商務讀書會.第六講 利豐的供應鏈管理經驗 (2009-07-04)
城大中國文化中心講座資訊: (2009-07-04)
歷史與空間‧《水滸》習俗名物之考證 (2009-07-01) (圖)
亦有可聞‧永駐長生的香格里拉生命 (2009-07-01)
豆棚閒話‧蔡襄修建洛陽橋 (2009-07-01)
古典瞬間‧廣武浩歎 (2009-07-01)
寫我遊心‧陽關趣記 (2009-07-01)
人文世相‧唐伯虎的茶畫 (2009-07-01) (圖)
歷史與空間‧「海歸」的推手 (2009-06-30) (圖)
豆棚閒話‧莊子的「非常道」 (2009-06-30)
古典瞬間‧古人度夏 (2009-06-30) (圖)
亦有可聞‧記草石山房主人陸曉毅 (2009-06-30) (圖)
寫我遊心‧走讀潭柘寺 (2009-06-30) (圖)
歷史與空間:為君難 (2009-06-27) (圖)
城大中國文化中心講座資訊 (2009-06-27)
豆棚閒話:大人物的「借」學 (2009-06-27)
文化觀察:流水別墅的「動水流深」 (2009-06-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