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台北故宮藏 雍正窯琺瑯彩孔雀花鳥帮
——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台北故宮所藏雍正瓷器賞析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范夢園
隨着3月4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一行結束了對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回訪,返回北京,兩院合作計劃正式啟動。今年十月,兩院將合作在台北故宮舉行「雍正大展」,這將是兩岸故宮第一次聯手,完整呈現清宮廷所收藏的雍正時期文物精品。北京故宮將借展包括雍正「為君難璽」在內的27組37件文物,其中部分應為瓷器精品。下面我就介紹兩件兩岸故宮所藏的雍正時期瓷器精品。
雍正皇帝在位僅僅13年,但是他在中國陶瓷史上的貢獻卻舉足輕重,留給後人豐富的藝術瑰寶,其主要原因在於雍正皇帝本人對於瓷器的喜愛和對瓷器生產的重視,以及以督陶官唐英為代表的官員和工匠對於瓷器的仿古和創新所投入的巨大心力。在陶瓷研究領域,清代以康雍乾三朝,國力最為強盛,這一時期的瓷器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君王的智慧和氣度,也展現了當時經濟的繁榮和科技的發展。
雍正皇帝正好處在三代盛世的中間,在位時間也遠不及他的父親和兒子,但是雍正一朝所生產的瓷器,具有非常獨特的氣質。雍正非常推崇宋代的瓷器,重新仿製了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的釉色和器形,器物以典雅莊重著稱,有着雋永的審美。另外雍正皇帝還命人仿製了明代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等各朝的官窯瓷器,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從這些仿古瓷器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窺見雍正皇帝尚古、好古的性格。
除了仿古以外,雍正皇帝在創新方面所花費的心思也很可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琺瑯彩和粉彩瓷器。琺瑯彩最初來源於西方,康熙皇帝對於西方進貢的銅胎畫琺瑯非常喜愛,將這種彩料用於中國擅長的瓷器製作中,並請西方畫師親自繪畫,在養心殿旁邊搭起小窯,創燒出清代最尊貴的琺瑯彩瓷器。但是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器的顏色只有八九種,圖案也比較刻板,多為花卉圖樣。雍正帝即位後,致力於對本土琺瑯彩顏料的配製,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奉怡親王諭,着試燒煉琺瑯料。……新煉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淺綠色、亮青色、藍色、松綠色、亮綠色、黑色,共九樣。」至此,雍正時期的琺瑯彩不再受西方顏色的局限,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新局面。
色彩的多樣化需要有潔白的胎色襯托,才能凸顯顏色的亮麗多姿。雍正時期,景德鎮燒出潔白輕薄的瓷胎,工匠修胎精細,連底足都一絲不苟,幾乎達到「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程度。有了豐富的色彩和潔白的底色,在雍正皇帝的授意之下,琺瑯彩又突破了花卉圖案的藩籬,加入了山水、花鳥、人物等豐富的內容,借鑒了西方的繪畫手法,表現光影和濃淡的對比,並配以題詩和印章,詩書畫印配合的天衣無縫,將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移植到了瓷器創作之中,燒製出不少意境幽遠的精品瓷器。
清宮中所藏的琺瑯彩瓷器數量稀少,成為宮廷的壟斷品,集中收藏在端凝殿北小庫,分別儲存在多寶格或者彩色漆盒中,多數成對,外有黃棉紙窄條標籤,更凸現其尊貴無比的身份。1933年故宮古物南遷,大部分琺瑯彩被運走,現在這些精品大多收藏在台北故宮,如圖中這件琺瑯彩孔雀花鳥帮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器物胎體潔白如雪,上面繪有玉蘭和海棠花各一株,孔雀、畫眉和壽帶鳥各一隻,畫面以孔雀為主體,姿態高傲,有種百鳥之王不可侵犯的威嚴。下面還繪有竹石等裝飾,山石用筆蒼勁,花鳥比例配合得當。另一側有墨書題記:「動搖金翠尾,飛舞玉池陰」,書法圓潤有力,句後加飾「政化」「升平」「奕世」三方印章,熔詩書畫印於一爐,圖文並茂,妙趣橫生。器物整體精細考究,完美利落,從繪畫以及鈐印的內容不難看出,宮廷壟斷的官窯瓷器所呈現的一種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氣氛。
與雍正琺瑯彩風格一脈相承的是粉彩瓷器。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礎上,受了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製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始燒於康熙時期,雍正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雍正粉彩最大特點是以玻璃白打底,色料中加入了鉛粉,使得色彩產生不同的色階,繪畫中運用分水暈染調色,展現濃淡分明的層次感,使畫面富於立體感,色彩溫潤、柔和、明快,充分體現了中國繪畫中淡雅柔和的美感,與被後人稱為「硬彩」的五彩相對,有「軟彩」之稱。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粉彩八桃天球瓶就是雍正時期的粉彩精品之一。天球瓶以其形狀似天際星球而得名,是雍乾兩朝常見的陳設用瓷。該器高50.6厘米,造型沉穩敦厚。瓶體繪有一株桃樹,自瓶底延腹部蜿蜒而上,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共結有八顆桃實。雍正本人似乎很喜歡桃子作為瓷器裝飾,同樣題材還出現在盤以及橄欖瓶中。桃實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代表長壽,而桃枝蜿蜒舒展,富於韻律的線條,寓意子孫連綿。這件天球瓶最特別的地方是,畫工利用球形腹部的立體感,將枝條舒展,枝節粗幼相對,線條硬朗,相反,桃實和花葉形象用工筆細緻勾畫,色彩柔美。兩者剛柔結合,使畫面協調,構圖極富有韻律感。最值得一提的是,桃實的局部採用了西洋畫法,用紅色的斑點表現桃子成熟的細節,給人生機勃勃的印象。
雍正瓷器從一個側面展現了雍正皇帝為人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對於傳統的尊重和提倡,以及淡雅清新的審美情趣和內斂含蓄的性格。關於雍正瓷器的收藏,兩岸故宮各有優勢,這次兩地的合作,將會向世人展現一個最為全面,最為立體的前清盛世。
事實上,故宮博物院雖然有兩個,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符號的故宮只有一個,兩岸故宮藏品的來源是同一處,兩院之間存在與生俱來的緊密聯繫,任何力量也無法將其割裂開來。故宮的文物藏品不僅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屬於所有中國人,屬於世界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如何努力保護這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努力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之精髓,不僅是兩岸故宮的莊嚴而神聖的使命,更是所有中國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