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特首曾蔭權上月主持經濟機遇委員會最後一次會議,提出香港要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包括:教育、醫療、創新科技、檢測認證、環保和文化創意。在創新科技方面,政府會提供財務及稅務誘因,鼓勵私營企業投資。有關建議將會提交各政策局,以便在十月有詳細的交代。推動創新科技的議題再次提到政府議程上。
事實上,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早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宣布成立創新科技委員會,由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田長霖教授出任主席。其他委員包括查懋聲、張立綱教授、鄭海泉、高錕教授、廖柏偉教授、羅仲榮、路甬祥教授、唐英年、王美岳博士、黃子欣、王于漸教授,工商局局長和工業署署長。
委員會於一九九八年九月向行政長官呈交第一份報告。該報告的主要建議被行政長官接納,並納入一九九八年的施政報告,包括成立一項五十億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及設立應用科技研究院。
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收到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長霖教授呈交的第二份報告,經過十五個月的努力,創新科技委員會完成各項工作。期間,社會逐漸建立共識,認為創新科技對香港將來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都很重要。董建華亦曾讚揚,委員會呈交的兩份報告勾劃出一幅藍圖,把香港發展成一個由知識帶動及科技密集的經濟體系。
事隔十年,舊事重提,當時被外間指為高舉市場經濟旗幟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並未有積極配合,甚至阻礙落實委員會的建議。過去的事情不提也罷。兩年前,曾蔭權改組政府並將工商及科技局與經濟局合併成為今天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刪除科技局的名稱,當時遭到批評,指曾蔭權輕視科技。另外,過去兩年財政預算案,政府撥出數百億元,曾蔭權及曾俊華都沒有把握機會為推動創新科技投入額外資源。
經濟機遇委員會只是開了數次會就能夠改變曾蔭權及曾俊華的思路,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曾蔭權,作為特首為香港尋找出路,無可厚非,提出六大產業振興香港,我樂見其成。不過筆者不禁要問,這次會不會又一次雷聲大雨點小,我們拭目以待,十月的施政報告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