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論點匯萃:海內外輿論評熱比婭竄訪日本澳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竄訪日本的「世維會」頭目熱比婭面對媒體時,大肆造謠稱烏魯木齊「7.5」嚴重暴力事件後萬名維族人一夜消失。 法新社

編者的話:日本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為「疆獨」恐怖分裂勢力頭目熱比婭發放簽證,允許其赴日和赴澳進行分裂中國的活動,受到中國政府嚴正交涉。日本和澳洲政府給熱比婭發簽證是對中國的嚴重不友好行為,必然會對中日和中澳關係造成傷害。墨爾本電影節主辦方不顧中方反對,播放熱比婭的紀錄片,包括大陸、香港、台灣等在內的多位華人導演已經紛紛宣佈退出該電影節以示抗議。日本和澳洲的某些政客在「民間行為」的遮羞布下幹着縱容「疆獨」給中國製造麻煩的勾當,遭到海內外輿論的揭露和批評。

《日本新華僑報》:希望日本政府牢記前輩告誡

 《日本新華僑報》7月30日刊出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學者吳懷中的文章說,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對日本應如何處理對華關係時,曾說過一句名言:「不要做朋友感到討厭的事情,國與國的關係也是這樣。」然而日本卻允許「疆獨」頭目熱比婭入境從事分裂中國活動。日本不惜得罪中國給熱比婭提供活動舞台,目的在於牽制中國崛起。此時此刻,真希望日本不要忘記福田首相的話。吳懷中認為,日本的舉動就是使用「一硬一軟」兩張牌:動機之一是「硬牽制」:利用「疆獨」制華,阻遏中國統一和發展。動機之二是「軟遏制」:標榜抽象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與「價值觀外交」相協調,配合歐美以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擠壓中國,對中國實施「軟包圍」。

富士電視台:熱比婭是「7.5」事件主謀

 7月30日上午,熱比婭比預定時間提前兩天離開日本,改由熱比婭丈夫代為出席的錄音演講會並未在日本引起多大共鳴,大部分日本媒體和民間輿論依然擔心,她的來訪會給中日關係蒙上陰影。富士電視台30日稱,中國政府一直反對日本讓熱比婭入境。中國報紙都在批評日本。中國政府已向各國駐京媒體發放了有關「7.5」事件的DVD,證明熱比婭是主謀。

日本新聞網和《產經新聞》揭露:自民黨高調支持熱比婭

 7月29日上午,熱比婭出現在東京永田町的自民黨總部,接待她的是參議院議員、自民黨政務調查會副會長衛藤晟一以及其他幾位自民黨黨員。自民黨方面辯解稱「只是提供了讓她和我黨所屬議員進行會談的場地而已」,但連日本媒體也稱這是自民黨給熱比婭的「政治禮遇」。日本新聞網29日分析稱,雖然自民黨高層幹部並沒有參與這次會見,但是,安排熱比婭訪問自民黨總部,並在那裡與自民黨的政策調查會副會長等舉行會談,顯示了自民黨高調支持熱比婭的立場。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在自民黨議員與熱比婭的會談中,雙方達成了所謂的「申請由日本向中國派遣調查團,查明『7.5』事件真相」的共識。

美國導演傑夫丹尼爾承認:

《愛的10個條件》內容失實

 「7.5」事件發生不到一周,澳大利亞傳來消息,在墨爾本電影節上,將有一部關於「東突」民族分裂分子熱比婭的紀錄片《愛的10個條件》上映,主辦方還邀請熱比婭參加首映式。在《愛的10個條件》首映現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發現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傑夫.丹尼爾也來到現場。這部片子甚至出現「1949年前新疆是個獨立的國家」這樣的錯誤,而對於片中的熱比婭從小就對政治充滿熱情、希望做維吾爾族代言人等嚴重失實之處,丹尼爾在影片播放後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承認,其中確有不實內容:「這並不是一部完美的紀錄片,也並不客觀和中立。」

日本亞洲通訊社:說謊不打草稿的女人

 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自己的個人博客裡記述了與熱比婭對話的過程,指出最離奇的一個細節內容是:「我們維族人自發地走上街頭,抗議中國政府的暴行,市中心的廣場上聚集了1萬多人。但是,廣場上突然燈一黑,還聽到了槍聲。等燈亮時,這一萬人不見了。到底是被槍殺了,還是被抓走了,誰都不知道。」徐靜波聽了,實在是覺得玄乎,於是用中文對她說,要抓走這1萬人,至少得動用3萬名以上警察或軍隊,數千輛車。要是滿街屍體,那處理起來更困難了,這是基本常識。徐靜波表示:「我見識了這樣一位說謊不打草稿的女人。」

美國《僑報》:試探中國對日外交底線

 美國《僑報》7月30日刊出署名文章說,日本最近在中日關係和台海問題上可謂「動作不斷」:一方面,在釣魚島問題上,不僅首次派新型巡航艦常駐,還加大對中國公務船的監控力度,同時計劃在靠近釣魚島的那國島派遣常駐自衛隊,並準備將這一部署納入將於年底修訂的《日本防衛大綱》中;另一方面,繼眾議院後,參議院也於8日表決通過並正式成立「出入國管理法修正案」,將於3年內實施,屆時,旅日台灣人可能會在新發行的「在留卡」(居留卡)上的國籍欄註記「台灣」,而不再是「中國」;另外,日本外務省給熱比婭發放訪日簽證,欲與中國民族分裂分子搭上關係。日本政府從在釣魚島及台海問題上的動作,到給熱比婭發放訪日簽證等,其行動內在邏輯是一致的:不斷地以各種機會來試探甚至挑釁中國對日外交底線,言論和行動邏輯嚴重背離,始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日本共同社和日本廣播協會採訪崔天凱:將心比心就可以理解中方心情

 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7月27日在東京接受日本共同社和日本廣播協會(NHK)聯合採訪時表示,如果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主犯在日本實施嚴重暴力犯罪行為,造成許多無辜市民傷亡後,別的國家卻邀請這樣的人去訪問,日本國民會作何感受?在這個問題上只要將心比心,就可以理解對方心情。中方堅決反對熱比婭來日活動,已向日本有關部門明確表明了立場。他說,熱比婭謀求來日,目的就是要在日本繼續歪曲事實,宣揚其分裂主張,同時也給中日關係製造麻煩。

《國際先驅導報》:小把戲掀不起大風浪

 《國際先驅導報》發表文章指出,達賴和熱比婭有個共同特點,都是主張把中國的一部分領土從中國分離出去的「獨」派,而他們也正成為國際上某些勢力牽制中國的幾張牌。這些外國勢力就是願意藏污納垢,把這些傢伙供奉起來,妄想着有天削弱和支解中國的所謂「中國分成七塊論」真能化為現實。就算這事兒沒指望,養着他們給中國搗搗亂沒準兒也是一筆划算的買賣——今年給熱比婭發簽證先開個頭,等到明年,拿不發簽證向中國邀功或者拿發簽證來撒氣,稱得上惠而不費。日本以及相當多數的西歐國家都有這個毛病,喜歡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時搞一些小把戲。而且在談到這類勾當的時候經常美其名曰這是基於不同價值觀的分歧,不應該影響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

新西蘭《先驅報》:對熱比婭竄訪應冷處理

 西方一些國家的政客們是隨時玩「變臉」的,一旦有求於中國時,他們會信誓旦旦說不會支持達賴,並為自己的行為辯解。與其如此,不如對達賴、熱比婭的活動不必太過關注。當然,這並非玩「韜光養晦」,任憑一些國家給達賴、熱比婭提供分裂活動的條件。要做的事情應當是在三個方面:一是揭露達賴、熱比婭分裂國家的真實面目。其實,「藏獨」、「疆獨」是幌子,政治野心才是他們的真實意圖。二是對以達賴、熱比婭作要挾並且反覆無常的國家,要還以顏色。三是把本國的事情做好。西藏如此,新疆如此,全中國也是如此。應當有自己的價值觀,從西方媒體熱捧達賴、熱比婭來看,冷戰思維的巨大慣性仍在發揮作用。因此,最重要的是做好國內的事情,讓人民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澳挺「藏獨」議員助熱比婭入境

 澳大利亞無視中國反對,批准「疆獨」頭目熱比婭前往澳大利亞參加墨爾本電影節的簽證,澳大利亞外長辯解稱熱比婭不是恐怖分子,一位長期支持「藏獨」的澳議員更是為熱比亞獲得簽證入境從事反華活動「不遺餘力」。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說,熱比婭是在澳大利亞工黨議員約翰—丹比的幫助下獲得了簽證。丹比作為「議會西藏友誼團體」的成員,多次參加支持「西藏獨立」的活動。他曾於7月初在「澳大利亞西藏委員會」資助下,帶領澳大利亞國會議員6人前往印度達蘭薩拉會見達賴。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電影節政治化是危險遊戲

 多維新聞網報道,澳大利亞允許在墨爾本電影節放映一部關於「東突」民族分裂分子熱比婭的紀錄片,主辦方還將邀請熱比婭參加首映式。隨後,中國三名導演同時聲明退出墨爾本電影節。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電影評論家尹鴻教授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認為:就像電影不可能脫離政治一樣,一個導演不可能脫離他的政治、民族和國家立場。中國導演以實際行動抗議一個破壞國家統一的分裂分子或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這樣的政治訴求是很正常的。此外,不少中西方學者認為墨爾本電影節拿政治來賺吆喝,「是很危險也很卑賤的遊戲」。

相關新聞
深港國際大都會體現國家戰略利益 (2009-08-05) (圖)
港台關係發展的探索 (2009-08-05)
港粵五市合作 綱要先試核心 (2009-08-05)
變了質的領匯 (2009-08-05)
克林頓突訪朝玄機何在 (2009-08-05)
兩岸政治對話避無可避 (2009-08-05)
論點匯萃:海內外輿論評熱比婭竄訪日本澳洲 (2009-08-05) (圖)
香江評論綜述:校本驗毒爭議大 做好配套最重要 (2009-08-05)
香港經濟轉型還能拖延多久? (2009-08-04)
山西省發展策略的觀察及建議 (2009-08-04)
正確對待「(口+靚)模」文化 (2009-08-04)
一蹴而就 亂中取勝 (2009-08-04)
惡紫不能奪朱 (2009-08-04)
勿被奧巴馬「面子攻勢」迷惑 (2009-08-04)
「一國三譯」折射兩岸三地文化 (2009-08-03)
加強德育教育 遏止青少年犯罪 (2009-08-03)
發展醫療產業的要素 (2009-08-03)
日本決策者的危險思維 (2009-08-03)
中共民主提到生死高度 (2009-08-03)
補選公投是假議題 (2009-08-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