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智新
朝鮮與美韓之間錯綜複雜甚至相互矛盾的信號,顯示出當前朝核局勢的重重玄機:叫和平而和平未到,停敵對卻敵對不休,要談判但談判難開。面對玄機,忙於大選的日本無暇顧及,中俄兩國則緊密觀察、深入研判,目前尚無進一步的表態或者斡旋。儘管玄機重重,但和談的大方向已經漸趨明朗。
自從8月4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問平壤後,朝核局勢又發生了一系列新動態,其中既有積極信號,也不乏負面消息,讓人們感到費解和困惑的是:山重水復的朝核問題,何時才能柳暗花明?
朝鮮急拋橄欖枝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近期幾乎停止了一切強硬舉措和言論,在高調接待克林頓並釋放美國記者後不久,又接連釋放出幾個明顯的積極信號。一是對中國示好,如金正日8月12日觀看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並表示發展和鞏固由金日成和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建立的朝中友誼是「朝鮮勞動黨和人民的不變意志」;二是對韓國示好,包括釋放被扣的現代峨山公司員工劉成鎮,金正日會見現代總裁玄貞恩,幾乎全盤答應了韓方在金剛山旅遊、開城工業園及旅遊、開發長白山旅遊等項目上的要求。8月18日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逝世後,朝方派出要員參加其葬禮,並獲得韓國總統李明博接見,日前又宣布解除實施近十個月的朝韓邊境交通及開城工業園韓方人員的限制等。
朝鮮的上述言行,雖然暫時尚不能解讀為其重返六方會談的前奏,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對照其慣常的外交博弈周期可以看出,熟諳「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的朝鮮當局,業已借坡下驢地結束了其反覆挑釁、製造緊張的強硬出牌過程,開始進入緩和氣氛、主動示好的和牌階段。
朝方向美韓示好的外交戲,可謂運作到極致,如高調宣傳和克林頓的會談,炮製美方對朝道歉的新聞,以及讓玄貞恩四次延期、苦等一周才與之見面等,無不充分顯示其對內昭示外交勝利、對外營造和平氣氛的良苦用心。而隱藏於這些細節背後的深層動機,無不指向其所期望的朝美直接對話和談判。
奧巴馬自有盤算
克林頓與金正日會談後順利帶走兩名被扣的女記者,曾經被人們解讀為奧巴馬對朝政策發生轉變的象徵,但事實似乎正在走向反面。奧巴馬當局除了一如既往地宣稱對朝和談的大門依然敞開,呼籲朝方棄核並重返六方會談之外,近來採取了一系列對朝強硬措施,包括宣布對一家朝鮮銀行實施資產凍結等制裁,由負責執行聯合國安理會1874號決議的協調員率團巡訪新加坡、泰國、韓國和日本,目的當然是協調督促有關各方共同落實對朝制裁的兩個決議。同時如期於8月16日同韓國舉行聯合軍演。當然,奧巴馬在收緊對朝制裁的同時,仍有積極信號釋放出來,如公開宣稱只要朝鮮做出「不可逆轉地棄核」承諾,或者有所行動,就可以重開六方會談等。奧巴馬的民主黨重要政治盟友之一、新墨西哥州長日前也會晤朝鮮駐聯合國官員,顯示美朝接觸管道的增加。
美國看似自相矛盾的對朝言行,其實反映出奧巴馬當局對其前任對朝教訓的重視和反思,同時也顯示其對朝政策並未發生重大調整,仍然是以不承認朝鮮擁核地位、全面徹底實現半島無核化為目的,以強有力的和平手段為根本方針,以「落實制裁」和「促使和談」為一體兩翼的基本手段,以六方會談這一多邊機制為主要途徑。
開啟和談新周期
克林頓訪朝後,曾讓韓國、日本惶恐不已,一方面擔心自己的人質問題被美國忽略,另一方面更擔心美朝開啟直接對話會讓自己的利益訴求被輕視甚至忽視。韓國媒體的報道和評論開始指責總統李明博的對朝強硬政策,並開始預測美朝直接談判的可能前景,充分顯示出這種又氣又急、惴惴不安的心態。
等到奧巴馬當局一再否認美朝對談傳聞,並派出官員繼續推進對朝制裁,美韓聯合軍演如期舉行,韓國朝野懸空的心才得以放下。特別是隨着現代峨山公司員工的釋放,玄恩貞最終獲得金正日的接見並重開開城、金剛山等交流項目,韓國人緊繃的神經才算稍稍放鬆。
朝鮮與美韓之間錯綜複雜甚至相互矛盾的信號,顯示出當前朝核局勢的重重玄機:叫和平而和平未到,停敵對卻敵對不休,要談判但談判難開。面對玄機,忙於大選的日本無暇顧及,中俄兩國則緊密觀察、深入研判,目前尚無進一步的表態或者斡旋。儘管玄機重重,但和談的大方向已經漸趨明朗。如果美朝均已下定談判決心並繼續做出緩和示好動作,那麼重開和談就差中俄居間調停這臨門一腳。韓國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六方會談中方團長武大偉訪朝的消息,即充分顯示出有關各方的殷切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