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據報道,中國今年將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對德國媒體說,中國今年上半年以一億美元的微弱多數,超過德國的出口總額,中國為5217億美元,德國為5216億美元。他認為,今年全年誰將拔得頭籌,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競賽」。最終的結果將不僅取決於出口量的發展,也取決於貨幣兌換率的變化。如果美元匯率走低,將對德國有利。觀察家注意到,美元新近再度呈現弱勢。
近年來,在經濟總量方面,中國居坐三望二之勢,亦即次於美國和日本,但已經接近並很可能在今年超過日本,德國則是第四位。如今新的數據顯示,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已經指日可待。
然而我們都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和美日德的差距仍然巨大。這三大國的人口加在一起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而它們各自的人均產值、收入都遠遠超過中國;更值得注意的是,美日德在出口產品的高附加值方面,也遠遠超過中國。中國為各國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但賺取的是薄利。依靠破壞環境與大量廉價勞動力生產出口產品的發展模式已經到了盡頭。中國不僅要做「世界加工廠」,更要做「世界市場」,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是美日德都難以企及的。而如何使13億人口都能得到公平發展的機會,縮小貧富差距,形成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是締造「世界市場」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