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熊 全國政協委員 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
反對派昨天集體拉隊走人的捆綁策略首遭滑鐵盧,出盡洋相,如同甘乃威醜聞一樣,徒添「五區總辭」的尷尬。拖垮反對派「五區總辭」的,不僅在於他們各懷鬼胎、各自算計,而且在於「五區總辭」純屬胡鬧,為反對而反對,偏離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之首務,違背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注定不得人心!
特首曾蔭權昨日在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五份施政報告,反對派議員本來計劃上演一場「五區總辭」的「預演政治騷」,即在施政報告宣讀至政制發展段落時反對派便聯合行動「集體離場抗議」。但由於反對派事前對「集體離場抗議」意見不一,加上「社民連三子」在施政報告宣讀約9分鐘時,就按捺不住從座位起立高叫口號,欲搶奪「集體離場抗議」的領導權,結果所謂「五區總辭」的「預演政治騷」,變成只有「社民連三子」因違反議事規則被立法會主席下令驅逐出議事堂,其他同派中人卻未有「共同進退」,導致反對派捆綁策略首遭滑鐵盧。這場鬧劇,可以透視反對派內部的四分五裂和勾心鬥角,凸顯反對派如何悖逆政治倫理和香港整體利益,將對香港政治生態產生微妙影響。
反對派昨天在議會裡的「集體抗議行動」,先由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倡議,他指若《施政報告》不交代普選路線圖,23名泛民應集體拉隊走人。此如意算盤是企圖一箭雙雕,既顯示反對派的「團結一致」,為「五區總辭」進行「預演」,又企圖把傳媒和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集體抗議行動」上,以此廢去《施政報告》武功。今次的「政治秀」,可以說是對反對派能否一致行動的一大考驗。
鬧劇透視反對派內部勾心鬥角
但反對派事前對「集體離場抗議」意見不一,有公民黨議員表示不同意社民連的建議,認為這做法不符合「泛民」希望和政府對話的立場。民主黨張文光則指,該黨暫未承諾會與泛民一起進行甚麼行動,亦不一定會離場抗議報告內容。反對派還指要就行動保持機密云云。但有反對派在前天將「集體離場抗議」內容向傳媒洩露。公民黨議員湯家驊稱:「本來大家開會協議集體離場,唔向傳媒講,依家講晒出去,已經冇震撼力。」因《施政報告》的鋪排是可能把政改部分放在最後章節,平日愛激進搶風頭的社民連能否按捺得住,等曾蔭權差不多讀到《施政報告》結尾才發難,此技術因素亦令「集體離場抗議」出現變數。黃毓民事前還聲稱,希望「泛民」今次能讓人看到團結的一面云云。
不過,昨天在施政報告宣讀約9分鐘後,「社民連三子」就按捺不住,從座位起立高叫口號,梁國雄還出現向主席台投擲示威紙牌的暴力行為,主席曾鈺成要求他們三人坐下不果,下令他們離開。此時,反對派並未出現「團結一致」的「集體離場抗議」行動,相反是袖手旁觀看着立法會工作人員將「社民連三子」驅逐出場。梁國雄可能意識到「集體離場抗議」已破產,企圖留在座位上不走,其「賴相」相當窩囊難看,要勞動多名立法會工作人員將他抬走,更令社民連的搶閘行動抹上灰溜溜的色彩。反對派的「集體離場抗議」破產,捆綁策略首遭滑鐵盧,也預示「五區總辭」必然夭折。
另外,特首宣讀報告過程中,反對派議員席上公然擺上「二零一二雙普選」的標語牌。其實人大常委會早在前年已一錘定音訂出香港雙普選時間表,即「二零一七年普選特首,最快二零二零年普選立法會」。而在二零零五年政改爭論時曾叫囂「沒有時間表不收貨」的反對派罔顧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莊嚴決定的時間表,舉標語「二零一二雙普選」鬧場,表面是不尊重特首,實質是不尊重中央,挑戰「一國」!
兩個月前,當黃毓民提出「五區總辭」方案後,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質疑是「有些人要走抗爭路線」,捆綁其他「泛民」。後來,余若薇見「道德高地」被社民連霸佔,冒着可能被譏笑「轉𡟼」的可能,拋出「先談判、後補選、再總辭」的「雙辭」方案,以絕地反撲收割社民連的「政治成果」。湯家驊從政治博弈上考慮,批評黨魁余若薇突然轉𡟼決定「總辭」,是違反在建制內爭取民主的「創黨宗旨」,批評余若薇偏離了「大狀黨」的「藍血立場」。因為公民黨一貫標榜大狀的「理性專業」形象,與社民連拚激進和反建制非公民黨所長。民主黨則對「五區總辭」疑慮重重,社民連軟硬兼施,迫民主黨「上轎」,並非真正抬舉民主黨,而是繼算計公民黨後,又再算計民主黨。因為一旦民主黨參與「五區總辭」,就會出現何俊仁擔憂的無法重返議會的問題,而一些民主黨議員可能落選,部分議席就可能被社民連取而代之。反對派內的細黨和「單丁」議員,更加怒斥公民黨拋出「五區總辭」名單是「大黨壓細黨」,事先沒有諮詢其他「泛民」的意見,「好似逼人表態」,「就好似社民連要掟蕉,咪自己掟,唔好叫我一齊掟。」
傳媒大佬何以狠施「家法」
不僅反對派各個幫派在「五區總辭」上勾心鬥角、矛盾重重,而且號稱反對派喉舌,實際上也是反對派心戰室和指揮部的《蘋果日報》,在「五區總辭」上與反對派的利益亦非一致。《蘋果日報》突然爆出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疑示愛不遂而炒女助理的醜聞,竟然要向作為民主黨議員的甘乃威痛下殺手,以頭版頭條的方式「處置」甘乃威,顯然另有乾坤。
有論者認為是由於民主黨對「總辭」不肯就範,不討反對派大佬歡心的甘乃威,就成為反對派大佬「總辭」的祭禮。但實際上,筆者認為真正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黎大佬首先是「奸商」,然後才是反共反中反特區政府「鬥士」,他為促旗下報章銷量,任何違反商業倫理和政治倫理的事都做得出來。例如陳健康事件該報記者向陳提供5,000港元召妓,自編自導拍下獨家照片,引起公眾嘩然,該案件成為香港傳媒違反商業倫理和傳媒操守的典型案例。再如黎智英覷準甘乃威桃色新聞是吸引視線、高銷量的絕妙題材,於是不惜對「自己友」置於死地而後快。冷酷至此,已毫無政治倫理可言。第二,黎智英認為他才是真正的大佬,才有資格捆綁反對派各幫派,猶如2005年他聯同李柱銘、陳日君捆綁反對派否決了政改方案一樣。黃毓民不知天高地厚,搶奪他的交椅,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以黎智英的政治智商,在催谷「五區總辭」過程中,他可能發現這對反對派整體不利,會令反對派的無理取鬧喪盡人心,「總辭」後的反對派亦會邊緣化。這三點原因,促使黎智英對「自己友」狠施「家法」再露崢嶸。
反對派昨天集體拉隊走人的捆綁策略首遭滑鐵盧,出盡洋相,如同甘乃威醜聞一樣,徒添「五區總辭」的尷尬。拖垮反對派「五區總辭」的,不僅在於他們各懷鬼胎、各自算計,而且在於「五區總辭」純屬胡鬧,為反對而反對,偏離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之首務,違背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注定不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