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六十年國慶大典,話題自然是閱兵。不過有些朋友的話題,卻是胡總書記穿的是中山裝,其他人都穿西裝打領帶。不,不是所有人都打領帶,像我們的曾特首打的就是領結。
到底是先有蝴蝶結還是先有領帶?有朋友問起這樣的問題。我從外國電影的古裝片來推論,是先有領結才有領帶的。事實上,在頸部作出裝飾,是因為頸部最靠近面部,頸上的裝飾如果漂亮,自然就能吸引別人的注意。而這,也就是西方人發明領結的由來吧?
領結起先不是蝴蝶結形狀的,而是用絲或布綁個寬鬆的結在脖子上,然後才慢慢變化而多樣化,最後才演變成最普及的領帶。
提起領帶,就想起第一次穿西裝時,全身都好像受着拘束的感覺,廣東話說「周身唔聚財」似的。我第一次打領帶時就打了好久都未打好,最後是有同學借我條套上去就可以的領帶,才完成穿着去拍中學畢業照。
領帶對於怕受拘束的人而言,相信是不喜歡的。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重要的應酬不得不打,非要把脖子勒住不可。我就是最怕打領帶的。記得剛做事時,經理就提醒我說,明天要和某某教授吃飯,記得穿衣服來。他說的其實就是要穿西裝打領帶,卻成了好像我上班都不穿衣服似的。
你呢?穿衣服上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