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色列間諜「牙縫插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Mossad),月前派遣二十七名間諜,前往迪拜暗殺一名哈馬斯高官,場面堪比占士邦電影,震驚全球。

 摩薩德膽大妄為,持偽造(英國)護照越境殺人,蔑視國際法規。英國日前已將一名以色列外交官驅逐出境,以示抗議。這是自一九八零年以來,英國首次向以國採取類似行動,顯示兩國關係冷凍。

 根據英國著名情報專家、間諜小說家湯瑪斯指證,今次暗殺事件,摩薩德僅施展了雕蟲小技;他們為了「國家利益」,心狠手辣,任意綁架、誘捕、電刑、設置炸彈和落毒藥等,無所不用其極。

 英國小說家湯瑪斯(Gordon Thomas)曾經寫書五十三本,售出四千五百萬冊,以間諜小說為主。他的《吉甸的特務:摩薩德的秘密歷史》(Gideon's Spies: The Secret History of Mossad)一書出版後,翻譯成十六種文字,從此聲名大噪,成為情報專家。

 書名提到的「吉甸」,是《聖經》裡經常打勝仗的以色列判官;摩薩德則是以色列特務機構,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英國的軍情六處(MI6)和俄羅斯的克格勃(KGB),列為全球四大情報組織。

著書材料線索可靠

 作者湯瑪斯曾經任職記者,被派駐中東國家,訪問過以色列領導人,對摩薩德有深切認識。今次遭摩薩德暗殺的哈馬斯高官馬巴胡赫(Mahmoud al-Mabhouh),專門替哈馬斯武裝部隊販運武器,曾殺死過兩名以色列士兵。

 湯瑪斯著書的材料線索可靠。例如,克林頓性醜聞發生後,負責撰寫調查報告的斯塔爾,對「萊溫斯基」的芳名還是一無所知之際,湯瑪斯已獲悉,摩薩德掌握了克林頓與萊溫斯基長達三十小時情意綿綿的錄音,準備向克林頓勒索。

 湯瑪斯在《吉甸》書內,對上述情況作出詳細透露。他還認為,英國戴安娜王妃和傳媒大亨麥士維(Robert Maxwell)都是摩薩德暗殺的。他更指出,一九九一年摩薩德協助蘇聯境內暴徒,企圖推翻戈爾巴喬夫;還有,前美國總統肯尼迪收取了五百美元酬勞,將美國的中東政策資料,售予以色列。

做案手法一絲不苟

 《吉甸》出版於一九九九年。雖然事隔十餘年,今日重看,依然趣味無窮。書中引證摩薩德一絲不苟的做案手法,與今次迪拜暗殺馬巴胡赫的方式如出一轍。例如,他們擅長偽造外國護照;在酒店房間下手時,門外掛上「請勿騷擾」牌子等,該書早有描述。

 摩薩德手段毒辣,令人聞之色變。《吉甸》追溯它的歷史起源,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將猶太人分批偷運至巴勒斯坦;到一九四九年以色列立國,摩薩德隨之設立。

最大仇敵 納粹黨

 摩薩德的最大仇敵是納粹黨。現任摩薩德領導人達甘(Meir Dagan)將死於納粹德軍亂槍下的祖父照片,高掛辦公室牆壁上。

 六十年代初,摩薩德派出十一名間諜前往阿根廷,擄走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Adolf Eichmann)回以色列受審。當時摩薩德用藥麻醉艾希曼,將他假扮成機艙人員,押上以色列飛機返國。

 摩薩德跨國犯案,阿根廷事後強烈抗議,斥以色列侵犯主權。但以色列若無其事,遑論悔意。當以色列國會宣布成功「逮捕」艾希曼時,總理古里安公然起立鼓掌。

對付敵人 一個不能少

 摩薩德最擅長綁架活動,例如曾任職以色列核武發展中心的技術員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離開以國去意大利定居後,因為向英國記者出示了一張在職時拍攝的核武設施圖片,驚動了以色列政府,派出摩薩德特務前往羅馬,非法綁架瓦努努,以貨輪將他運回以色列受審。

 瓦努努後來被控告間諜罪和叛國罪等罪名成立,判刑十八年;因為擔心他多嘴再洩秘,法庭下令將他單獨囚禁十二年。由此證明,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以色列會不擇手段,對付敵人一個也不能少。

 摩薩德也擅長誘騙。一九六六年曾經安排一名伊拉克叛變機師,偷走蘇聯製造的、最先進的米格二十一戰機逃走。

「天譴」報復奧運暗殺

 摩薩德的行動膽大妄為。最震驚世界的,莫過於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奧運事件;十一名以色列運動員遭「黑色九月」組織(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的游擊隊分支)綁架和暗殺。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下令摩薩德,不惜一切代價全球追殺兇手。

 摩薩德將這次報復行動稱為「天譴」;他們花了七年時間,尋遍天涯海角,終於在羅馬、塞浦路斯、巴黎、雅典和貝魯特,殺死十一名巴勒斯坦人。他們的殘酷手法和漠視外國法紀的態度,令國際震怒。

占士邦電影看得太多?

 近年,摩薩德的氣焰和驕橫依然不減。二零零八年他們的特別暗殺隊(Kidon)前往大馬士革,公然擄走黎巴嫩真主黨一名領袖。

 以色列對今次迪拜暗殺事件,既不承認亦不否認,這是他們一貫態度。其外交部長利伯曼反而譏諷英國傳媒「占士邦007電影看得太多」。

 《吉甸》作者湯瑪斯接受《歐洲新聞》訪問時指出,以色列為了「國家利益」會無所不用其極。據湯瑪斯獲可靠情報得知,在迪拜遭暗殺的哈馬斯高官馬巴胡赫,當時正準備與伊朗軍火商見面,企圖購買武器運進加沙,向以色列開火。對以色列來說,馬巴胡赫嚴重威脅以國安危。

 摩薩德派遣二十七人去迪拜暗殺一人,用牛刀殺雞,實在匪夷所思。但湯瑪斯認為不足為奇。他透露,特別暗殺隊共有四十八名成員,包括六名女性。通常他們每執行一項任務會派出一組四人;不過,近年來摩薩德因為將「線人」「臥底」制度擴展至阿拉伯國家,今次迪拜暗殺行動,屬於「演習」性質。

摩薩德並未悔改

 摩薩德為了「國家利益」,不惜任何手段和代價。他們永遠處於戰爭狀態,就像「牙縫間插刃」(knife between its teeth),隨時「飛刃」出擊。

 「牙縫插刃」是前以色列總理沙龍於二零零二年時,頒授摩薩德要更加「進取」的一道指令。今次迪拜酒店暗殺事件,英國傳媒重提此道指令,警惕世人—摩薩德並未悔改。

相關新聞
以色列間諜「牙縫插刃」 (2010-04-02) (圖)
名人軼事:惡魔的俯視 (2010-04-02) (圖)
亮相:萬家燈火 (2010-04-02) (圖)
隱世高樓 (2010-04-02) (圖)
城內城外 (2010-04-02) (圖)
鐵塔之下 (2010-04-02) (圖)
希望之光 (2010-04-02) (圖)
《歌聲魅影》續集 四面楚歌 (2010-03-26) (圖)
科尼島 生死戀 (2010-03-26) (圖)
珍貴畢加索自畫像何去何從? (2010-03-26) (圖)
韓達德:挑選外交武器 (2010-03-19) (圖)
亮相:北野「司令」在法國 (2010-03-19) (圖)
日知錄:Radiohead「搖滾」村上春樹 (2010-03-19) (圖)
誹謗官司 泛濫成災 (2010-03-12) (圖)
修改法案 如箭在弦 (2010-03-12)
亮相:捕捉大師餘光 寶麗萊珍藏展 (2010-03-12) (圖)
愛麗絲 仙境處處藏玄機 (2010-03-05) (圖)
添布頓 黑色童年 (2010-03-05) (圖)
亮相:鹽田千春.「編織」記憶的網 (2010-03-05) (圖)
話題作家 撞正鐵娘子主播 (2010-02-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