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 彭清華
在青海玉樹地震中捨身救人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先生喪禮定於5月6日舉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彭清華先生親筆撰寫了一篇悼念文章,全文如下:
最早知道黃福榮這個名字,是在4月15日清晨電視新聞的滾動字幕上。當看到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中為救助孤兒院師生不幸遇難的消息,我心頭一震,馬上給同事打電話,讓他們立即與青海方面聯繫,核實情況,以便提供必要的協助。
不久,同事告訴我,黃福榮的親屬為赴青海料理後事,已向中聯辦有關部門求助。我當即與青海省領導通了電話,希望青海方面全力配合。隨後,中聯辦派出工作小組趕赴青海,協助親屬和特區政府的代表將黃福榮的遺體接回香港安葬。
我與阿福素未謀面,仔細端詳報紙上的遺照,阿福身背行囊,面色黝黑,質樸的笑容,敦厚的神態,就像我們的鄰家兄弟。這是一個典型的香港仔,一個普通的貨櫃車司機,一個熱情而又執著的義工。
捨身救人 展現血濃於水大愛無疆
阿福走了,他在傳遞一種情感。阿福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一顆赤子之心,只要同胞有難,他都傾力相助,義無反顧。91年華東水災,他放下工作為災區籌款;02年為給中華骨髓庫募捐,他從香港步行到北京沿途宣傳;08年汶川大地震,他趕到災區幫助搶運賑災物資;這次玉樹地震,他臨危不避,捨身救人……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感力量!聯想到內地每遇重大自然災害,香港同胞感同身受,不分男女老幼、富貴貧寒,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什麼是血濃於水,什麼是大愛無疆!
阿福走了,他在傳遞一種精神。阿福是打工仔,收入不高,家境也不寬裕,還身患糖尿病需要定期治療,但他把自己的錢幾乎都用來幫助別人。他去蘭州做義工,長途旅行,捨不得坐飛機,為的是省下錢來幫助貧困學生。彌留之際,他被壓在瓦礫中,對救援人員說的唯一一句也是最後一句話是:孩子們脫險沒有?阿福常以「敬重生命,善待人生」作為自己的信條,他生前對友人說,死在公益道路上,是上天對他的恩賜。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但生命的價值不能簡單用時間和金錢來度量。阿福短暫的一生,為別人做了很多很多,而人們對他知道的很少很少,因為他把這些當作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從不誇耀。阿福去世後,他的家人一再避開傳媒的追訪,一再聲明不要把阿福英雄化,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正是在這些普通人身上,閃耀著真善美的光輝。
港生組「阿福義工隊」 傳承未竟事業
阿福走了,他在傳遞一種希望。義工,是一個平凡的角色,又是一種聖潔的稱號。他們有奉獻之誠,而無功利之心。我們的社會呼喚英雄,呼喚雷鋒,也同樣呼喚阿福,呼喚義工。在北京奧運場館,在上海世博園區,那些精神飽滿、服務熱忱的志願者,讓我們親切,讓我們讚美。而在安老所,在孤兒院,千千萬萬像阿福這樣默默無聞地奉獻愛心的義工,同樣讓我們溫暖,讓我們感動。我們欣喜地看到,阿福家人發起設立的用於幫助內地傷困人群的「黃福榮傳愛基金」,受到眾多熱心人的響應和捐款;香港很多大中學生,在阿福精神的感召下,自發組成「阿福義工隊」,去傳承阿福未竟的事業。一個阿福走了,更多的阿福湧現,這是我們國家和香港的希望!
新疆小學生受感動 擬來港獻花
阿福,多麼溫馨的稱呼!你從不張揚,卻感動了中國,走進了華夏的每一個家庭,走進了十三億同胞的心中。一位遠在新疆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他正在上小學的孩子看了中央電視台賑災晚會上播出的阿福事跡,當時就哭著要爸爸帶他來香港,到阿福叔叔靈前獻上一束白花。作為中央政府駐港機構的工作人員,作為生活在香港的內地人,阿福,我為你驕傲!
香港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誕生了那麼多工商巨子、學界名流、演藝明星。今天,一個普通義工的名字,讓我們再次認識香港。香港可以產生超人,也可以培育阿福。「香港之子」,這是市民對你最高的褒獎。阿福,香港為你驕傲!
(註: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