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世博會後的昆士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5-24]     我要評論

薛求理 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世界博覽會起始於1851年的倫敦,正是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之際。英國和歐洲的工業產品得以展覽和讓世人知曉。之後巴黎、紐約、芝加哥等城市都相繼舉辦世界博覽會,使那些當年的工業城市、港口城市漸漸引起世界的注目。每一次世界博覽會,都有規劃上的經驗,有優秀的建築,或以實物、或以照片和報道傳於後世,如1851年倫敦的水晶宮,1889年巴黎的鐵塔,1958年比利時的原子塔,1967年蒙特利爾博覽會的美國館等等。德國、美國、芬蘭和日本建築師設計的場館,因其技術和空間的新奇,成了建築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隨着資訊的發達和交流的頻繁,實物展覽似乎正在失去優勢,人們在計算機終端也可看到和獲得種種產品的訊息。儘管如此,世界博覽會依舊一屆又一屆,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舉辦,樂此不疲。因為多數博覽會,都使得那些城市提升國際地位,直接間接地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活力。上海直到20世紀末,才有了第一條地下鐵路交通。這十年間,軌道交通增加到13條線,主要是因為世博會的促進原因。

昆士蘭的世界博覽會

 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前夕,筆者有機會訪問了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參觀了該市1988年世界博覽會的舊址和現狀,與有關人士廣泛座談,對該市舉辦世博和世博之後的情況小有了解。或可作為上海世博會之後的經驗參考。

 布里斯班市是昆士蘭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發起獨立的主要地點。布里斯班河的北岸是市中心,布滿政府機構和中央商務區,而南岸則傳統上是土著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二十世紀初作工業區、倉庫,有點類似於未開發前的上海浦東。二次世界大戰時,布里斯班是盟軍麥克阿瑟將軍的司令部所在地。二戰結束後,布里斯班河的南岸又長期作為美軍基地。

 美軍撤離後,南岸成了廢棄場地。布里斯班市申辦1988年世界博覽會成功。展覽場地42公頃,約相當於香港西九龍文娛區的面積,是目前上海世博會土地面積的12分之1。當年人口只有40幾萬的布里斯班市,在6個月裡,接待了來自本地和世界各地的1800多萬參觀者,而當時澳大利亞全國也只有1600萬人口。這次世博會對布里斯班市和昆士蘭州都是個極大的振興機會。全國對這個地區的看法改觀,本地人也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

 世博會後,大部分展覽結構都拆除。政府聽取民間意見,於1989年成立了法定機構—南岸發展公司(South Bank Corporation,屬性類似香港的市區重建局和內地的某某新區管理委員會),該公司的董事會由市政府委派,包括政府派駐人員、專業人士、各種利益持份人,董事會向市政府和議會負責。通過國際設計競賽,對世博會的原址進行重新規劃利用、整合美化。南岸發展公司組織編制詳細的城市規劃綱要和街區設計,劃分地塊,規定用地性質,對每一地塊給出設計條件和開發指引。其開發方針是使南岸成為布里斯班休閒、工作和生活互相穿插的良好環境,為整個城市提供優美的公共空間,以容納市民的各種社區和休閒活動。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土地批租給發展商100-999年,並不以牟利為唯一目的,許多開發項目相繼引進,設計的主題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宜居環境、步行、單車優先條件和美麗而自然的沿河風光。1992年,17公頃的南岸公園地區開放,第一年就有600萬人到訪。

 上述的原則是在二十年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確立的。如今的布里斯班河南岸,岸邊沙灘濕地,林木蔥蔥,紅樹林在水邊斜坡成團漫生,浸入水中,河邊步行棧道掩隱在熱帶雨林之中,每幾百米距離,就有各種造型特異的跨河步行橋。幾十米寬的沿河公園內,花徑環繞,樹木森鬱,公園後是公寓住宅和旅館,露台面向公園和水面,樓下是各種飯店、咖啡館、特色商店,區內也有些辦公樓,尺度親切(10-20層高),所有的建築和街道都融合在花園之中,停車則在地下。南岸世博會原有場館繼續西行,主軸大道約1700米,是布里斯班的文娛區,會展中心、劇院、博物館、圖書館都沿河排開。公共空間穿插其中。學生運動會、鐵人賽、文娛表演在周末假期開展。南岸成了令市民親切如歸的沿河花園。而這樣,又使得南岸的開發土地十分受開發商和買家租客的歡迎,政府和私人公司協力合作,形成良性循環。

 按照南岸發展公司的想法,世博會的本質是讓本土走出去,讓本地人享受到城市和本州所能提供的好處,是本地生活方式、景觀和文化的慶典。南岸的發展促進了整個布里斯班市的形象,成了發展的推進器。外來人口和投資急速增加,世博會後的22年來,人口增長到180萬,約是1988年的4倍多。這在已發展的國家和城市中,算是很快的速度。

 南岸的發展也為城市設計的實驗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基地。本地的大學,如昆士蘭科技大學(QUT)校園和南岸一橋之隔,學生一屆屆的功課以南岸為場址,研究亞熱帶氣候下,城市和建築空間的開放和滲透性,及如何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主持南岸發展的官員、學者、設計師們一再強調混合城市功能、開放邊界對於宜居和城市活力的重要性。而「南岸」的概念和經驗也在向一些破舊的老工廠倉庫區延伸。

期待和我國同行交流

 上海世博會召開前夕,內地出版了大量關於世界博覽會歷史的書籍和文章,但這些文獻都少有提到1988年布里斯班博覽會的經驗(可能是這屆博覽會沒有產生什麼突出的標誌性建築)。昆士蘭州政府今年6月21-28日,在上海世博會澳大利亞館,舉辦「昆士蘭周」,帶來圖片、書籍和多媒體,介紹其世博會後的經驗和在亞熱帶城市建築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們滿懷熱情與中國的同行交流對話。中國和澳大利亞,上海、香港和昆士蘭,自然條件有所不同,但大家對宜居環境的耿耿追求顯然是一致的。

相關新聞
來論:任何辯論都改不了余若薇誠信破產定論 (2010-05-24)
世博會後的昆士蘭 (2010-05-24)
公社兩黨欠市民一個交代 (2010-05-24)
書生意氣:余若薇虛偽透頂 (2010-05-24)
老師給唐英年上了公民課嗎? (2010-05-24)
「五區總辭」失敗帶來的共識 (2010-05-22) (圖)
馬英九未來執政的首要挑戰 (2010-05-22)
世紀風雲:未來一年:兩岸民意須有實質性溝通 (2010-05-22)
解惑篇:「政治中立」的議長不投票嗎? (2010-05-22)
泰國坐失和解良機 (2010-05-22)
揚清激濁:上海世博會給世人的啟示 (2010-05-21)
政改方案並非「翻叮的退步方案」 (2010-05-21) (圖)
冷眼向洋:俄調整外交方向 難以成為槓桿 (2010-05-21)
止戈為武:包藏政治禍心的「軍購」慫恿 (2010-05-21)
民主黨應支持政府方案通過 (2010-05-21)
余若薇為什麼還不鞠躬下台 (2010-05-21)
美金融霸權動搖 中國崛起契機 (2010-05-21)
明辨是非:立法會世博團後記 (2010-05-21)
唐司長答老師問 (2010-05-21)
書生意氣:「民主女神」還原小丑 (2010-05-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