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辯論交鋒5回合 揭穿詭辯籲勿空談民主
香港各界關注的「曾余辯」終上演。一方面是大律師出身的詭辯高手余若薇,一方面是辯才相對劣勢的曾蔭權。但言辭並不能取代真理,不惜在口才上「以弱對強」的曾蔭權,以香港循序漸進邁向普選的充足理據,點出余若薇等激進反對派並不能推動香港發展民主。他強調,大家都認同要普選,但最重要不是執著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實際的理論,而是實際行出一步,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2012政改建議方案,令中央和特區政府、香港人、建制派和反對派都能夠向普選目標共同進發,否則空談民主,拒絕向前走,不單民主無出路,香港亦無出路。「我誠懇呼籲,反對派議員為香港市民的福祉,擺脫綑綁,踏出勇敢、負責的一步,支持2012政制方案。歷史會證明,這一步是行得『彻』的。」 ■本報記者 鄭治祖
曾蔭權與余若薇昨日在特區政府總部五個回合的辯論過程中,唇槍舌劍。面對公認能言善辯的強勁對手余若薇,曾蔭權情理兼備、有理有據地推銷政改方案。曾蔭權甫一開場即表明,這次電視辯論只有一個目的:因為香港的民主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他要盡全力爭取支持2012政制方案通過;政制爭拗折騰了香港好多年,因為政改牽動著好多人的情意結,包括對國家的信任、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對他的信任,對民主理想的追求等等,「要突破困局,所有香港從政的人士都要有承擔,站出來支持這方案」。
普選時間表已定 應把握一分一秒
余若薇不斷在辯論中指稱,香港普選沒有路線圖,不知道終點為何。曾蔭權反駁指,特區政府已經爭取到普選時間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可以普選立法會——普選的大門已經打開,民主進程已經起錨。
余若薇在總結發言時再次無視曾蔭權的陳述理據,堅持否決方案的立場,聲言自己此次若支持方案,就會「對唔住下一代」,所以寧可原地踏步。曾蔭權批評,反對派已於05年綑綁否決了首個政改方案,香港社會亦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果反對派繼續為反對而反對,原地踏步就變成香港人的宿命。」事實證明,單靠批評、口號和否決,永遠、永遠不能推進香港民主發展,「假如余若薇議員和你的同路人又一次行使否決權,使政制原地踏步,市民會好失望,你們亦需要負起否決的責任」。
如何游說立會 余被考起不回應
曾蔭權又質疑,余若薇如何能說服立法會的40票支持取消功能界別,余若薇即顧左右而言他,搬出合併議席、取消公司票等改良功能界別的辦法作回應。曾蔭權就此批評,她沒有回答究竟如何爭取足夠票數,其實是理論多多,講就容易,但做起來就做不到。
向前踏出一小步 歷史可證作用大
曾蔭權強調,香港面對一個很大的抉擇,選民主進步,承認2012年是好方案;或是原地踏步,浪費5年,再浪費10年,同時亦要抉擇如何做到3贏:國家贏、香港贏、民主贏,或者是全輸,大家都輸:「香港人真的好苦,連信心都沒有了……6月23日,反對派議員和全體立法會議員,你們支持政改方案,今日看起來,可能只是走出一小步,但從香港民主發展的旅程來看,歷史會證明這是一大步。香港人會記著你們所付出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