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分析認為,薪資上揚應可提振內地消費。本報圖片
路透專欄撰稿人顧 蔚
中國成長或許在放緩,但通脹仍在上揚。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CPI)增幅升至3.3%,高於當局的2010年目標。在洪水消退後,食品價格應會下滑,但薪資上揚則會推升其他物價。不過,在全球多數國家都面臨通縮威脅的情況下,中國的溫和通脹或許並不算太糟。
物價漲勢受季節性影響
7月物價升幅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所致。大雨將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推高了6.8%。部分城市蔬菜價格甚至翻一番。但這樣的漲勢可能只是短暫的,秋季時價格應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中國國家統計局仍對達成全年3%通脹率目標有信心。
然而,薪資增長可能較為持久。7月服務業通脹跳升,主要是薪資上揚所致。服務價格較前月上揚0.7%,同比則增長2.3%,為三年多來最大增幅。中國近幾個月來發生多起勞工罷工事件,促使薪資上調一倍。隨著合適勞工數量逐漸減少,薪資可能進一步揚升。
目前為止,這情況尚未反映在製造業產品價格上。生產力提升或可抵銷升高的勞動成本,但基本服務業和農業要吸收增加的成本可能較為困難,將須轉嫁給消費者。
和中國過去10年來平均9%的經濟成長率相比,通脹還不算失控,甚至可能帶來益處。
薪資上揚提振內地消費
首先,成本上揚和人民幣升值異曲同工,會使出口價格上揚,並提高進口的魅力。其次,薪資上揚應可提振內地消費。7月餐館和消費產品銷售加速,這可能有助降低中國居高不下的儲蓄率。
在全球多數國家更加擔心通縮之際,中國物價溫和揚升或許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