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美國財政部大樓。 法新社
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彭博專欄作家Laurence Kotlikoff
我們面對現實吧。美國破產了。增加支出或減少徵稅都無法協助這個國家償債。此刻能做也必須做的,就是徹底簡化美國的稅制、健保、退休及金融體系,其中每一項都一塌糊塗。但這是好消息,代表能以更低的成本,重新設計這些體制,以達到法律上的目的,過程中還能重振經濟。
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對美國經濟政策的年度審查,結論中對於美國財政政策,四平八穩地寫道:「董事們樂見主管機關承諾致力於財政穩定,但留意必須有大於預算的調整,以穩定債務與GDP的比率。」
進一步探究會發現, IMF實際上已宣告美國破產。2010年7月這份精選議題報告(Selected Issues Paper)中的第六章指出,「就合理貼現率而言,與今天的聯邦財政政策相關的美國財政赤字很龐大。」並表示「欲縮小財政赤字,需要長久進行相當於美國GDP約14%的年度財政調整。」
財政赤字是未來的預計歲出(包括償還官方債務)及預計歲入兩者差距的現值。
稅收倍增才可應付財赤
為了更清楚相當於GDP 14%的意義,目前聯邦歲入總計為GDP的14.9%。所以IMF的意思是,欲縮減美國的財政赤字,大致來說,從歲入面需要立即並長久倍增我們的個人所得、企業與聯邦稅,以及社會安全捐法案(Feder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 Act)規定的工資稅。
經過加稅後,美國今年的盈餘會相當於GDP的5%,而非赤字9%。所以IMF真正的意思是,美國現在及未來幾年必須有龐大的盈餘,以應付預計會有的開支。言下之意是,美國如果不馬上厲行財政調整,等得越久就會越痛苦。沒有,IMF言有所本。國會預算辦公室6月發布的長期預算展望亦然,而且凸顯了更大的問題。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資料,我計算出的財政赤字為202兆美元,這是官方債務的15倍以上。我們的「官方」債務與實際的淨負債之間有這麼龐大的差異並不令人意外,反映出經濟專家所說的標記問題。幾年來國會小心翼翼標記大部分的負債為「非官方」,債務才不會出現在帳上,而且遙遙無期。
舉例來說,我們的社會安全捐是稅,而我們未來的社會安全福利稱為轉移支付。政府也大可以稱這些社會安全捐是「借款」,而我們未來的福利是「這些借款扣除高齡稅後的還款」,而在承諾的福利與社會安全捐連本帶利之間的差距,就是高齡稅。
財政赤字不受財政標籤的影響。理論上來說,這是我們長期財政情況中唯一正確的度量,因為不管如何標籤,其顧及所有支出,也納入長期及短期政策。
福利年度成本達4兆美元
財政赤字怎麼能這麼龐大?很簡單。我們的嬰兒潮世代有7,800萬人,當這些人全部退休後,從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及醫療補助(Medicaid)領取的福利平均超過人均GDP。以現值來看,這些福利的年度成本總計將達約4兆美元。沒錯,我們的經濟體20年內會變得更大,但還不夠大到足以應付年復一年這種規模的負擔。
這就是操弄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連續60年的後果,向年輕人要越來越多的資源,然後交給老人,同時又承諾年輕人最終他們能債留子孫。
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任內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Herb Stein說過一句名言,「無法永遠持續的事終將停止。」誠哉斯言。山姆大叔的龐氏騙局會有停止的一天,但將為時晚矣。
而且到時局面會非常糟糕。第一種可能是嬰兒潮人口退休時,會面臨福利大幅縮水。第二種可能是大幅加稅後,年輕人變得沒有誘因工作及儲蓄。第三種情況是政府印大量的鈔票還債。
最可能的情況是,上述三種反應同時發生,貧窮、稅負、利率及消費者價格都將大幅上揚。這條向下沉淪的路很可怕,但我們已上路。一旦債券交易員大夢初醒,明白美國的財政比希臘還糟,將會好好教訓我們一頓。
一些教條主義的凱因斯經濟學家會說,未來幾年,任何刺激措施都不會影響我們長期處理赤字的能力。 (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