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是鄧小平提出且已在回歸了祖國十三年落實和執行的國策。毫無疑問,時刻要警惕的是捍衛香港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不變。香港特區政府應堅持「小政府,大市場」以市場為主導的施政理念。地小人多的香港,敏感的開放市場經濟常受內外環境因素所影響是必然的,當然也會影響到政府施政。昨天思旋在本欄已談到近日樓價高企的內外成因及對市民的影響。今日再談是欲罷不能,不厭其煩再與大家分享心得,是平心而論以大局為重的討論。
香港並非實施社會主義,我們反對財富極度壟斷集中,但並不支持均富或分富。然而,哪怕是最基層的弱小一族貧苦之人,我們支持政府對有需要人士提供福利資助以至最基本有一定水平的安全網,生活得有最起碼的尊嚴。所謂「衣、食、住、行」在香港可稱之為大多數市民達致滿足水平,但是,行政長官在草擬來年施政報告時,事實上,當下政府財政收入確有寬裕,對醫療、教育、社會福利方面有能力手鬆一些去滿足市民訴求和需要,尤其是最有困難最有需要的弱者。
近日,似乎較集中於政府房屋政策,當樓價持續高升的今天,不少論者所言確有「誤區」成分在內,包括用公帑去「資助市民置業」以及應否恢復甚至擴大補貼居屋計劃。其實必須要知道房屋非單純是民生住屋,它亦是商品,是投資工具,其中存在的投資風險不小。而地產物業市場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地價收入是政府稅收來源之一。回顧歷史,九七年時曾提出的「八萬五」,是計劃每年推出市場的房屋數量,最近有名人公開提高論竟誤指是「居屋」所建之預計。要知道無論用何種門檻限制,始終「居屋」最基本原理是用了公帑去補助置業者,含有「福利」性質在內。是否合理使用公帑有待大眾審慎討論之。其實,降低門檻提高「公屋」質素,能讓更多市民受惠改善住屋環境。思旋一再強調所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其意不在指限擁有者,不限自置廣廈,而是「有瓦遮頭」有居所住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