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教協近日的種種行徑,已經完全逾越了其作為教育團體的角色,甚至比反對派政黨走得更前更激,更加政治掛帥,其目的不過是加強對青年學子的「洗腦」、將青年人變成反對派未來的主要票源,以及打造政治明星,為即將而來的選舉早作部署。教協在提升教師專業一無是處,反而將精力放在政治議題,為選舉不斷耗費公信力,必將後悔莫及。
近期教協在政治議題上頻頻出招,先是借國民教育大做文章,誣指是「洗腦工程」;繼而在劉曉波及趙連海事件上,利用教協的教師網絡在學校推動所謂「人權教育」,編制大量教材「方便」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並在地區上發動為趙連海「鳴冤」的行動。另一方面,教協又聯合何俊仁等人成立一個支援內地「維權人士」的基金,目的顯然是為了持續性地介入內地事務。教協近日的種種行徑,已經完全逾越了其作為教育團體的角色,甚至比反對派政黨走得更前更激,更加政治掛帥。教協不務正業不斷染指政治事務,究竟玄機為何?
發起政治行動旨在吸納年輕選民
事實上,教協這種轉向並非是猝然而至,而對因應新的選舉形勢作出的戰略性轉變。教協利用內地的所謂「人權案件」借題發揮,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目的正是加強對青年學子的吸納工作,為反對派之後的選舉早作部署。教協擁有8萬名會員,包括本港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的教師、教授,對青年學子的影響力極大。政改方案通過後,本港政治形勢丕變,將來的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都會變得政治化,選舉競爭將更為激烈,其中大量新增的青年選民將會成為各家爭奪的對象。所以,由「五區公投」開始至近日的一連串政治行動,都是反對派為了吸納青年的伎倆。而教協的會員深入各大專院及中小學校,有其他團體難以企及的網絡,正是發展青年學子的最理想的團體。
同時,現時政改問題已經過去,教協可以操作的議題並不多,於是唯有借「六四」及各種「人權案件」來推動所謂「人權教育」,更成立基金作長期宣傳的經費來源,目的正是要發動會員,將新登記的青年人變成反對派未來的主要票源。可以預期,教協發動所謂「人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選戰部署。
搶佔傳媒鎂光燈催谷接班人知名度
此外,反對派要在未來的選舉中保持甚或超越「六四定律」,正採取化整為零的策略,在反對派團體中不斷分裂出新的團體,不論這些團體目的為何,但在形象中卻與其他反對派團體有一定區別,對於爭取中間選民肯定有利。同樣道理,教協一直被視為反對派的外圍團體,但由於有專業的光環,較容易得到中間選民的接受。所以,教協突然走出前台,將有助反對派擴闊政治光譜,甚至可能出現部分反對派候選人只打出教協旗號出選。教協近期走得比民主黨、社民連、公民黨都要前,正是為了選舉考量。
當然,教協正進入新舊交接之時,張文光欽點馮偉華接掌教協之外,更打算由他繼承立法會的教育界別議席。然而,張文光在政壇打滾多年,資歷非馮偉華可以相比,為提升馮偉華的知名度,於是教協也要愈趨激進,搶佔傳媒鎂光燈,為馮偉華催谷人氣。另一方面,馮偉華一直裝出一幅溫和派的面目,受到社民連等激進力量的衝擊,現在卻完全改弦易轍,究竟這是他為個人政治前途著想的策略使然,或是這才是他的真正政治立場,都值得繼續觀察。
將教育團體政治化自損公信力
教協不斷介入政治事務,尤其是插手內地的案件,其實是相當危險的玩火行動,對「一國兩制」的實踐百害而無一利。況且,教協的本業是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保護教師的權益,而不是利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從事各種有政治目的的行動,將一個專業教育團體變成政治團體。然而,近年教協在提升教師專業方面一無是處,對正業置之不理,反而將精神精力都放在政治議題,插手內地事務之上,這樣教協還可以稱為教育的專業團體嗎?教協為了反對派的選舉不斷耗資自身的公信力及誠信,恐怕將來後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