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樓盤命名天花亂墜。 網上圖片
王大慶
由於為孩子買房,因而對樓盤關心得比較多,翻閱樓市家居廣告,忽然發現撲面而來的樓盤案名五花八門,爭奇鬥怪,讓人不得其解,什麼「匯英華府」、「 英郡別院 」、「日內瓦情苑」、「世紀華庭」、「帝王大廈」、「金泰廣場」、「航空花園」、「聯盟.財富中心」、「卡布奇諾公館」等等,等等。
耐不住探個底細,便前往實地考察,卻讓人大跌眼鏡。
在一家案名為「法蘭西小鎮」的樓盤前,我左看右看,除了大門仿造凱旋門而建外,其餘一點也看不出法蘭西的影子,就七八幢多層建築,幾百戶住戶,由於砌了一座凱旋門,就號稱「法蘭西風情建築」。
眾所周知,法版的「法蘭西小鎮(也稱法國小鎮)」位於萊芒湖畔,處於舉世聞名的「雪山」阿爾卑斯山的山腳下,因其山水而出名。而眼前的法蘭西小鎮與法版的「法蘭西小鎮」相差十萬八千里,既無山水,更無文化內涵。況且小鎮的建制少說也得上萬戶人家,現在區區幾百戶住戶,進入的大門上畫了幾個法國十九世紀將軍騎馬舉劍的身姿,房產商居然就敢宣揚其為「充滿浪漫典雅風格的全景法蘭西風情的魅力小鎮」。
而一家命名為「首席國際社區」的樓盤更讓人霧裡看花看不透,在我的傳統知識結構裡,首席的原意應是樂隊的第一把手,後來漸漸擴大引申到一個方面的領銜者,現在這其貌不揚,又無國際友人居住的普通樓盤,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難與「首席」、「國際」掛上u,退一步講,即使是真正的國際社區,其首席恐怕也只能由聯合國的秘書長才能命名,一個小小的房產商豈能遑論?如此誇誇其名,真讓人哭笑不得。
然而,現在的房產商就是喜歡鼓動、聒噪,樓盤挨著一條臭小溝,卻變成了「絕版水岸名邸」;樓盤前挖個水池子,就演繹成了「金水灣匯仙湖」;樓頂是尖的,便號稱「哥特式風格」;樓頂是圓的,則美名「巴洛克風情」……
配合樓盤推出的廣告詞更是大膽出奇,前段時間在長沙媒體上竟出現了一幅身穿內衣性感女郎的大幅圖片,旁邊的房產廣告詞是「突破三點,大得讓你心動!」「位置不同,價格不同,享受不同。」一時引來不小的爭議。雖然廣告的策劃者解釋說,該廣告表現的只是對大陽台、大客廳、大臥室的追求,並無不尊重女性之意,但不少讀者還是認為這種廣告話中有話,言有他意,具有明顯的性暗示因素,侵害了女性的尊嚴。
誠然,給一個樓盤起一個好案名,輔以優美的廣告詞,會給人耳目一新,眼睛一亮的感覺,如果注入了知識內涵、人文底蘊,則更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不僅促進銷售,也會給小區增加魅力。然而,開發商若不加思考,為了獵奇譁眾取寵,取一個與自己樓盤風格不相應的名稱,人為虛張聲勢,甚至搞忽悠,反而會讓消費者反感,無助樓盤銷售。
樓盤名稱的演變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八十年代前,房產市場還未開放,大多是企業、機關自己建設宿舍,那時就直接以某某廠宿舍、某某機關宿舍命名。八十年代後,國有企業開發的小區命名也用不著動腦筋,名稱一般以地名為主,如月塘小區、新橋小區、老壩小區、南門小區,幾十幢樓房,先分為一區、二區、三區……然後按區分號,很有計劃經濟的味道。
到了九十年代後,房產市場開放,一批港台開發商湧入內地大城市,他們開發的項目都喜歡叫花園,儘管這「花園」裡只有幾棟水泥大樓,裡面不一定有綠地、有鮮花,可是叫某某花園卻成了一種潮流,內地的開發商也紛紛跟風,一時間,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冒出了若干個「花園」。
新世紀後,房產市場進一步開放,競爭也日趨激烈,樓盤名稱都帶上了尊貴炫富和「舶來品」的色彩。小小樓盤不是標榜自己是「第一豪宅」、「帝王居所」,就是炫耀自己是「卡布奇諾公館」、「納帕藍灣」;特別是越颳越烈的洋名風,越發讓人如墜五里迷霧中。以至一些購房者戲言現在的城市都成了聯合國了,上午去了「倫敦」,下午則回到了「加州」;昨天是「羅馬」,今天又是「長島」,真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迷惑。
天花亂墜的樓名不僅誤導了消費者,還給城市管理、郵政投遞、人民生活等帶來不便,特別是亂取洋名更降低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影響了城市的發展。為此,國家曾出台了相關規定,許多省市也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如有的地方樓盤禁止使用海、港、灣、森林、公園、半島、街等其它類別地理實體的通名作為樓名,還有的規定,叫「某某花園」、「某某花苑」的綠化率必須達到50%以上,取名「某某城」的,建築面積要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取名「山莊」的就應該靠山,等等。然收效甚微,不規範命名現象仍然存在,且更趨向獵奇。這除了開發商浮躁的心態,重虛名不重實際外,更與房地產稅收在地方財政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關,因而有關部門對樓盤的不規範命名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沒有嚴加監管。
值得欣慰的是,購房者已經成熟起來,他們不再盲目地獵奇、崇洋,因為他們是來買房子的,不是買樓名的,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樓盤好不好,關鍵還要看房子本身。而一些媒體與購房者互動,舉行各項樓盤評選,更是促進開發商必須從浮躁轉變為踏實,從重虛名轉為務實際。畢竟,扎扎實實建好自己的房子比甚麼樓名,比甚麼廣告都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