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京報稱,8萬億元財政收入平均到13億人身上,顯得相當「拮据」。圖為寧夏農民在銀川市選購農機。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梁文雅 北京報道)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突破8萬億,創歷史新高,那麼如此龐大的財政收入將怎樣分配成為了一個難題。作為中央媒體的《人民日報》14日刊文指出,強勁增長的財政收入,為「用之於民」提供了支撐,但同時,8萬億元財政收入平均到13億人身上,卻顯得相當「拮据」。專家指出,在民生建設上,政府各部分收入應在支出上形成合力向民生傾斜,彌補公共財力不足。
稅收拉動財收大增
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保持著強勁增勢:從2005年財政收入超過3萬億元,到2008年躍上6萬億元,再到2010年突破8萬億元,年均增長高達20%。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特別是與稅收關聯度較高的經濟指標增長較快,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稅源基礎。
財政部上述負責人分析,與去年初全國人大批准的預算相比,2010年中央財政收入超過預算數4,410億元。超收主要原因是經濟實際情況好於預期指標,如2010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4.7%(其中進口增長38.7%),遠超年初8%的增長預期,帶動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超收2,865億元;去年汽車銷售量增長32.4%,帶動國內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超收1285億元,兩項超收佔超收總額的94.1%。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院長馬海濤認為,財政收入突破8萬億元,需要客觀看待。儘管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但與國外相比,中國公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一直在20%左右,明顯低於國外平均水平。
對於13億人來說,真正關心的不是8萬億元這個數字,而是切實用在自己身上的錢有多少。財政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財政支出89,575億元,比上年增加13,275億元,增長17.4%。
專家建議向民生傾斜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指出,財政收入方面,應提高稅收收入、社保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等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支出方面則可相應地控制調整投資性的支出,適當增加消費性支出,將有限資金向教育、醫療、社保與就業、「三農」等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和與民生有關的支出項目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