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周三發表預算案,很多社會人士已談及他們對預算案的意見,筆者反擬討論一個較為「學術」的問題——到底政府應否訂定財政儲備上限,及儲備上限應為多少?
曾俊華在預算案中估計,今年盈餘將為713億元,筆者認為,到了四月底政府結算的時候,實際的盈餘額可能更高,或許超逾800億元。不過,不論最終盈餘是多少,這差不多等於同期政府開支的四分一,無論如何是非常巨額的盈餘。那麼,政府的財政儲備到底有多少錢呢?按政府推算,到了今年三月,財政儲備將逾5900億元。5900億元即是多少?那差不多等於香港所有納稅人過去二十年所繳交的薪俸稅的總和!儲備之多是很多政府只能羨慕而近乎不可能達到的地步。
很多專業人士收入高,但因為工作忙碌而往往沒有時間「享受生活」,錢賺多了生活質素卻沒有改善。不少香港人也明白,財富多少與生活質素未必成正比,而財富必須能運用於改善生活質素,否則,財富只不過是銀行月結單上的數字而已。當然,香港人都有儲備和投資習慣,確保他們與家人即使在經濟不景或收入不穩定的時候,仍能應付生活所需。財政司司長是香港的大掌櫃,但理財的原則,不應有很大差別,筆者認同香港需要有適量的儲備,應付可能出現的難關,確保國際社會對香港財政狀況有信心。
令筆者困惑的,卻是政府自08年起,將原來預算案訂定長遠適當的儲備水平為政府開支十二個月的數額刪除,改為籠統的「足夠儲備」,而另一方面,政府現今盈餘高達5900億元,相等於政府近兩年的開支,當中包括興建鐵路及大型基建所需的開支,為什麼財政司司長在未來五年仍要制訂盈餘預算而繼續增加儲備呢?當我們看見基層市民生活困難、中小學生仍然要近四十人擠在一個班房上課,筆者不禁要問,香港有沒有需要像一些面臨赤字和巨額國債的政府般要緊縮開支呢?當政府有近6000億元儲備,財金官員是不是應該放鬆一點,將眼光放遠一點,為香港未來的競爭力做好準備,例如增加更多資源改善教育質素呢?
舉例,若一家人手頭已有約一年開支的現金可以隨時調動,如果他們還有大量隨時可以變賣的股票,那麼他們更應好好地運用財富,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即使那可能讓他們的儲蓄減少一些;政府也一樣,筆者認為,過去政府將財政儲備訂定在十二個月政府開支非常合適,況且,除了財政儲備,外匯基金尚有近6000億元的「累計盈餘」之際,財金官員是不是應該放鬆一點,好好地運用一點儲備,讓香港的下一代有更美好的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