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 韌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10年已經開始,中國的改革又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對於民富和國富的討論,主要還是集中於改革的手段。在改革的大方向上,其實朝野都有一個共識,即必須繼續深化改革。中國全面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已釐清,目前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便成為緊要之事。歷史說明,一個國家的改革成功,務必有全民共識作為前提,共識的強烈度與成功的可能性成正比。中國往昔改革的成功就是得益於此。
改革需要凝聚新共識
一般認為,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對改革有著廣泛共識的年代,當時的改革既導源於現實危機,也有邁向新社會的全民理想作基礎。及至上世紀90年代,帶有浪漫色彩的、做大蛋糕的改革方式,已經出現了一邊坐大蛋糕、一邊瓜分蛋糕的現象,權力尋租日益嚴重,部分人成為改革代價的承擔者。少數群體的權利和利益的犧牲在當時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種必然、必須的代價,是一種過渡中的暫時現象,用學者們的話說,是改革過程中的「陣痛」。
中共十八大前,反思改革及凝聚改革新共識的討論尤為熱烈。內地知名財經專家吳曉波發表《改革共識的七個誤區》一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
吳曉波認為,今天對改革的反思,並非否認之前走過的歷程,而是表明中國在不斷進步。吳曉波提出,當前至少有七個「改革共識」需要重新修正。分別是:強國共識、「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摸著石頭過河」、「發展是硬道理」、沿海優先發展戰略,以及國有資本必須在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中佔主導地位等。
近日出版的《半月談》雜誌也承認說,「進入新世紀以來,改革遭遇了某種『瓶頸』,一股懷疑、動搖乃至否定改革的情緒有所蔓延。」這份具有官方背景的雜誌發表文章說,「改革在認知上的這種分歧以及實踐中的膠著,恰恰反映了中國改革大業的艱巨和複雜。實際上,剖析改革進程中引發人們疑慮的種種困難和問題,它們並非改革本身造成的,相反,正是改革不夠徹底或者出現偏差所致。」
改革站在新十字路口
不改革的中國沒有出路,如何改革,目前內地主流意見中有幾點主張。
首先,必須改變扭曲的利益分配機制。國家級權威雜誌《半月談》文章《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指出,「利益集團化、利益部門化、利益地方化,已成政府治理頑疾。」「權力與資本聯手形成的利益集團在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讓不少改革成果被吞噬,使許多改革政策變形,權錢交易的手段花樣不斷翻新,腐敗斂財的環節鏈條不斷拉長。加快社會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已是當務之急。」
當前中國的改革雖然比以往少了意識形態的羈絆,但卻必須直面更為頑固的利益糾葛。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曾形容說:「抽象的政治只會把你打翻在地,現實的利益卻會與你玩命。」
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主要是利益關係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複雜,這就更需要高層次的統籌協調。不過在當前特殊利益集團已經坐大的情況下,對利益分配機制的調整可謂知易行難。
由現實來看,在政治體制改革較為敏感的情況下,行政改革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評論認為,校正政府職能的越位、缺位和錯位,使政府切實轉變為更多提供良好法治環境、基本服務和保障的公共政府,是當下改革攻堅的重中之重。
民生改革與民主改革
近年以來,中央政府十分重視民生,今年「兩會」期間,更作出許多承諾,希望使普通民眾在國民經濟這塊大蛋糕中享有合理的份額。此前一些久懸不決的民生事項都被密集部署落實,例如提高個稅起徵點、使國民收入與GDP增幅同步、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等。
搞好民生,對鞏固民心、凝聚改革共識具有重要意義。不過單靠政府的好意是否就能徹底解決民生問題,不少學者持保留態度。過去認為只要把蛋糕做大,一切社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事實證明不然。如今分好蛋糕固然重要,但為民眾提供爭取更好生存的制度環境更加重要。因為「施予」終究不是常態,建立好的制度才是根本保障。而好的制度,一要有民主,二要有法治。
深入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經濟市場化和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改革大方向,這一點不容搖擺。如果改革精神被誤讀,就會產生「以民生代替民主」的誤區。這一點,內地有許多學者都進行過論述。
中共智囊、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曾專門撰文對民主與民生的關係進行分析。俞可平認為,中共十七大既突出強調民生,把改善民生作為各級政府的第一要務;又高度重視民主,把人民民主視作社會主義的生命。改善民生與發展民主是富民和強國的兩翼,二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係。既不能將這兩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將它們對立起來。以發展民生,去替代民主,是一種錯誤的思維。
中國曾有過篳路藍縷的艱辛,但仍克服萬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這說明中國有足夠的改革智慧,不會在新的嘗試和困難面前停滯不前。即便發生了一些社會矛盾,甚至出現了一些負面情緒,但應該看到,許多基本價值仍然存在並受到尊重,而這其實就是凝聚改革新共識的基礎。
(原載鏡報月刊2011年4月號,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