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硯 軍事評論員
近日,中國國防部發佈的正式建立例行記者會的消息,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在當天下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鄭重宣佈:「為了更加及時地發佈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信息,從2011年4月起,國防部將在每月最後一周周三下午在國防部外事辦公室舉行例行記者會,由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介紹情況,回答媒體問詢。」新華社評論認為,國防部正式建立例行記者會制度,邁出了增加中國軍事透明度的重要一步;中華軍事網指出,中國軍事透明工作和國際接軌,面臨內部環境和人才培養的諸多挑戰。北京獨立軍事觀察家認為,國防部發言人制度的機制化、常態化,除了表明中國向國際社會進一步提高軍事透明的誠意,試圖以此更好地宣傳中國的國防政策、讓外界更全面了解解放軍的最新發展外,也體現了解放軍在與外部世界的接觸中日益自信,提高軍事透明的工作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例行記者會成軍事透明「主幹線」
在國防部建立新聞發佈例行制度的首次記者會上,發言人耿雁生首先發佈了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將於5月中旬訪問美國的消息,當有記者提問:「如何看待美軍高官近日發表與中方溝通不暢的言論」時,耿大校強調:「美方言論不符合事實,希望美方以實際行動為兩軍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透露出中方對美軍高官在陳總長訪美前說風涼話的不悅。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再飛、艦載機殲-15試飛以及首艘航母試航的消息時,耿雁生既表示:「關於航母問題,我們注意到一些媒體的報道,目前為止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向大家發佈」,又強調隨著技術進步,中國軍隊不斷發展和更新武器裝備是非常正常的,「希望外界能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軍隊正常的武器裝備試驗,不要作過度的猜測和解讀」。觀察家認為,鑒於當前國防部發言人制度已是國際慣例,俄軍甚至將它提到宣傳戰、信息戰的高度,作為中國最權威的國防新聞發佈渠道,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將在闡明中國對中外軍事發展、戰爭和武裝衝突的立場,特別是回答公眾關注的國防熱點問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軍事透明「主幹線」的作用將日益突出。
國防白皮書成軍事透明「中軸線」
從1998年開始,中國隔年發佈一次國防白皮書,因而也被認為是觀察中國軍情和國防動向的最權威文本。今年3月發佈的《2010年中國的國防》,是中國政府發佈的第七次國防白皮書,有諸多新看點,如對當前世界局勢的研判較前更加謹慎,首次披露當前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情況,首次將解放軍聯合作戰體系寫入白皮書,首次提出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首次透露第二炮兵部隊在核武器管理方面一直保持良好安全的記錄等。觀察家指出,今年白皮書在延續以往內容框架的同時,創下的多個「首次」,及時回答了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關心的基本問題,也印證了中國在國防理念、軍事戰略和軍力建設等基本方面不斷提高透明度的持續努力。
官網披露或成軍事透明「聯絡線」
筆者注意到一種特殊現象,即從殲-20首次試飛到兩度試飛,從「瓦良格」號修復到即將竣工,中國某些重大武器研製信息披露似乎走的是一條從軍迷到網絡、從民營媒體到官方媒體、再到軍方默認或認可的路子。如4月初具有官方身份的新華網在首頁播出了「瓦良格」號系列照片,並被冠以「巨艦即將啟航、圓70年中國人航母夢」的標題,就被網民們解讀是中國曲線宣佈航母即將試航的消息。
觀察家認為,由於新華網、人民網的軍事頻道具有濃厚的軍方背景,重大軍事消息透露決非「空穴來風」,或成中國軍事透明的「試車路」或「聯絡線」,這也算是中國特色版的「軍事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