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滋
攸關民生問題,每一個政府都必須將之「攬上身」,香港特區政府亦然。可「攬上身」的例子多的是,最熱門的一宗為最低工資。
今年的五月一日勞動節,香港僱主必須給旗下僱員最低時薪28元。當初有工會背景的立法會議員促政府為最低工資立法,為低收入工人爭取32元時薪。後來退而爭取30元,再退至如今的28元。低收入工人收入日少,有些甚至只有時薪20元或以下,在百物騰貴之下,這種收入的確難以生活。不過,不依市場規律調節而硬性立法規定最低時薪,後續問題多,例如裁員不迭、飯鐘錢難計、休息日無薪,這都可說是一種倒退。
戰後的香港社會,工人逐漸由時薪轉為月薪,是一種進步。因為月薪包含的不僅是每個月出糧的一個整數,也包含了各種福利,包括醫療、房貼、子女念書津貼等。最低工資實施,工人出糧以時薪計算,時薪之外又另擬飯鐘錢再另擬有薪假期,如此「逐件計」,與「散工」有何分別?這不是倒退是什麼?
當初工會為低收入工人爭取最低時薪,以為設了時薪底線,便「一天光晒」,工人「有啖好食」,卻只是一廂情願。他們中不少人對自己處身的社會到底奉行的是資本主義抑或社會主義都搞不清楚。工人雖然獲得最低時薪,家居管理費卻漲起來,其他生活成本也繼而上升;不少小企業更因成本上漲而相繼倒閉。
另外,教科書分拆欲減輕家長購書負擔不可得、骨灰龕建設遭附近居民大力反對、環保措施只著眼向市民徵費……政策逐一從表面、細微處著眼,便注定要碰壁。從根本做起,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譬如吐痰,政府為保持市容清潔,也為保障市民健康,若不斷派人監察誰隨處吐痰便罰誰,愛吐痰的人照吐如儀,要監察的人分散港九新界諸地方又疲於奔命,並不是個好辦法。只要做好公民教育,市民深明吐痰的害處,不再吐痰,政府也就不必浪費人手監察了。
民生問題,政府應「攬上身」。設法幫助中小企降低店舖租金、助市民減省交通費、大力壓抑樓價、統一處理教科書出版、找個小島統一安置骨灰龕、協助市民投資環保回收企業……降低市民生活成本之餘,又可創造就業機會,是謂從根本著眼。不就固本培元方面下工夫,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處理表面、細微問題,沒多久又衍生更大更複雜的問題。
俄國人有句名句:「總統應是英明政治家,更應是高效率的現代管理者。」香港特區政府縱使不是英明政治家,也應是高效率的現代管理者!
|